白毫银针
- 作者: 战无不胜oooo
- 来源: 茶文化
- 2022-05-25

- 别名白毫银针
- 英文名Baekhosilverneedle
- 产地福鼎市
- 分布区域闽东产区、闽北产区
- 市场价格500-2000
- 等级标准特级,一级
- 茶叶特点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 口味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茶叶的特性
白毫银针芽尖肥硕,遍披白毫,伸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生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度,茶汤颜色浅杏黄,味甜润可口。政和生产,汤味醇正,香味清芬。银针白毫原料採摘规范为新茶嫩梢出芽一芽一叶时将要其采下,随后用手指头将出苗、鱼叶缓缓的给予脱离。剥出的茶芽匀称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合,置很弱阳光下或自然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换焙笼以30-40℃慢火至足干既成。也有效酷热替代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之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制作掐掉梗子(别名毫针脚),并筛簸拣除叶子、残片、寻质等,最终再用慢火烤干,趁着热装车。
现如今白毫银针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优良品种茶树。大白茶树茶芽肥硕长大了倍数于菜茶茶芽,这或许就是说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中国南方茶树“今茶之求美者,其素质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嫩芽一发便长寸余”的缘故。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2个全是芽叶上茸毛特多的无性繁殖系种类,采用装饰条或插枝方式开展繁育,特性齐整。在这里2个种类集中化种植的花卉园里,每每初春传出嫩芽,茸毛密被,曦阳照下,银光闪闪,放眼望去仿佛霜覆,是其他花卉园里所看不见的一番园林景观,格外诱惑。
白毫银针的采摘与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采摘茶树的肥芽为原料制作而成,不过因其产地不同,其在制法和制成的成品茶品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别。白毫银针制作成为成品茶后,形状似针,香气清鲜,味道醇厚,白毫银针只是才会在肥壮芽头,制作不需要炒揉的,只是进行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
1、采摘茶树上肥芽
白毫银针通常都是采摘茶树上面的肥芽的,是春茶的第一二次的顶芽的品质最佳的,制作出来的茶叶的品质也是好的,如果是第三四次采摘的茶芽是比前两次的小,而且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稍差。
2、夏天和秋天不采摘
等到夏天和秋天时候,茶树的茶芽是小的,制作茶的品质不那么好,所以是不采摘的,雨天也不采摘,露水未干不采摘,在冬天,要加强茶树的管理,这样第二年长出的茶芽的品质就比较好。
3、保证茶芽的品质不破坏芽叶
采摘茶芽时候,也是很讲究的,要保证茶芽的品质,不要破坏芽叶,这样采摘的芽叶是选取芽心作为白毫银针的原料,其它剩下的部分是用来制作白茶或者其它的茶。
4、萎凋烘焙
白毫银针的制作方法是独特的,它不是用炒或者揉制作的,只是需要进行萎凋,和烘焙就可以的,等到茶叶晾干以后,茶芽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然后白毫银针就制作成了。
采下的茶芽,要求及时送回厂加工。白毫银针的制法特殊,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干,使茶芽自然缓慢的变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质风格。
具体制法是:采回的茶芽,薄薄地摊在竹制有孔的筛上,置微弱的阳光下萎凋、摊晒至七、八成干,再移到烈日下晒至足干。也有在微弱阳光下萎凋二小时,再进行室内萎凋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干。还有直接在太阳下曝晒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填。在萎凋、晾干过程中,要根据茶芽的失水程度进行调节,工序虽简单,要正确掌握亦不易,特别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白毫银针的功效和作用
1、治疗荨麻疹
白毫银针有防暑、解毒、治牙痛的功效,尤其是陈年白毫银针,更是可做为麻疹患儿的退烧药,且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且在中国华北、福建等地,更把白毫银针视为是治疗养护荨麻疹患者的良药。在福建当地,就有许多人喜欢用白茶煮饮来治疗火牙、发烧、麻疹等疾病。做法很简单,只需要取10克陈年老白茶,然后用茶壶煮来,煮3分钟时间即可出水,等到温度降低下来后,加入适量冰糖或是蜂蜜,趁温饮用,适用于治疗嗓子发炎、牙疼、退烧、水土不服,这样的白茶水口感醇厚奇特。
2、促进血糖平衡
白毫银针里面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外,还有人体所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内脂酶活性,这类物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可以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粉的肠吸收,分解身体血液内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3、明目护眼
白毫银针贮藏的时间越长,那么药用价值也就更加的高,有3年宝、7年药的美称。白毫银针在陈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原很是丰富,这些物质进入身体后,可以快速的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合成视紫红质,可以让眼睛更加的清晰、明亮,并且可以有效的预防夜盲症、干眼病的情况发是,这对于长期用眼的学生党和上班族来说,那么常饮白毫银针的话,可以有效的减少近视眼的发生,还可以抵抗电脑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4、保护肝脏
白毫银针经过转化后,里面所产生的大量黄铜类天然物质,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肝脏,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迅速分解,变成为无毒物质,可以降低肝脏细胞的损害;此外,黄酮类物质还可以抑制肝脏细胞纤维化,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重要的是,对于酒后饮醉来说,饮用白毫银针,可以快速的促进酒精的分解,可保护肝脏。
5、清热降火
白毫银针性寒,主要功效是可以降火,有清心除烦、安神定志、提高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陈年老白茶的降火消炎、清热解毒功效是更为突出的;夏天常喝些白毫银针,防暑降温的效果非常的好;夏天喝白毫银针,需要长期坚持饮用哦,这样才可以起到真的的养生保健效果。
6、抵抗疲劳、静心养神
白毫银针内含的咖啡碱、黄烷醇类,可促进大脑催体活动,可以加强肌肉收缩、消除疲劳,可以让大脑请醒,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旅途中,都可以给自己泡上一杯淡雅清新的白毫银针。
7、利尿解毒
白毫银针内含的茶多酚是非常丰富的,而茶多酚里面所含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可以刺激肾血管舒张,可增加肾脏血流量,从而增强肾小球的滤过滤,让尿液中的乳酸得到很好的排除,达到利尿解毒的功效。
白毫银针存储方法
一、主要品种
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目。
北路银针-福鼎市,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陆《茶经》中所截“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姥山。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南路银针-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壮,芽长,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
政和大白茶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镇铁山高仑山头,于十九世纪初选育出。政出白毫银针,则随政和大白茶的利用应运而生。
1910年,松政县城关经营银针的茶行,竟达数十家之多,畅销欧美,每担银针价值银元三百二十元。当时政和大白茶产区铁山、稻香、东峰、林屯一带,家家户户制银针。当地流行著“女儿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和银针一的说法。
二、选购技巧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
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冲泡过后的白毫银针就像细长的针一样直直的立于水中,由于它的芽头满是白色茸毛,配上绿色的芽叶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三、储存方法
若是准备贮存白毫银针,先要检查一下白毫银针的含水量,含水量越低越好。检查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捏一捏,如果成粉末状,说明含水量较低,可以贮藏。反之则应尽快喝完,不适宜久放。
保存白毫银针的容器应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茶叶装进容器后,宜放在干燥通风处,而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而且,储存的地方还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图来源:南茗佳人)
白毫银针的冲泡方法
白毫银针目前主销东南亚、德国及美国等地,在早期欧洲,泡饮红茶时同时会在杯中添加若干白毫银针,以示名贵。
冲泡方法
冲泡白毫银针的茶具通常是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饮者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到杯中茶的形色和变幻的姿色。冲泡时白毫银针的水温以95℃为好,其具体冲泡程序如下:
备具:多采用有托的玻璃杯。
赏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许、置于茶盘供宾客欣赏干茶的形与色。
置茶:取白茶2克,置于玻璃杯中。
浸润:冲入少许开水,让杯中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泡茶:接着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
奉茶:有礼貌地用双手端杯奉给宾客饮用。
品饮:白毫银针冲泡开始时,茶芽浮在水面,经5—6分钟后,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
犹如雨后春笋。约10分钟后,茶汤呈橙黄色,此时方可端杯闻香和品尝。
另外,还可以这样泡:
一、盖碗法
1.取茶量3克左右,用130CC左右的盖碗,一水2-3秒钟左右,二水亦然,三水后适当延长。
2.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用盖碗通常可泡数12至15次十分耐泡,回甘不减、香,醇,甘甜依然。
二、杯泡法
1.用200ml的大杯,取5g白茶用90度开水先温润茶叶,先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以后可饮用(白茶加工时未经揉捻,茶汁不容易浸出,冲泡时间一般来说相对较长。
2.随水温茶量不同而不同,想要茶汤浓厚则时间就要相对延长,尤其是冲泡陈年白茶)此法泡白茶,白茶毫香溶于水中,茶汤非常爽滑甘甜同时也便于观赏白茶升降沉浮,边观赏边品饮,体会冲饮白茶意趣盎然的意境。
冲饮
白毫银针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70~75度开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白毫银针有哪些品种
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目。
北路银针-福鼎市,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陆《茶经》中所截“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姥山。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南路银针-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壮,芽长,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
政和大白茶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镇铁山高仑山头,于十九世纪初选育出。政出白毫银针,则随政和大白茶的利用应运而生。
1910年,松政县城关经营银针的茶行,竟达数十家之多,畅销欧美,每担银针价值银元三百二十元。当时政和大白茶产区铁山、稻香、东峰、林屯一带,家家户户制银针。当地流行著“女儿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和银针一的说法。
白毫银针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政和县久旱不雨,瘟疫四起,病者死者无数。有老人说,在东方云遮雾挡的洞宫山上有一口龙井,龙井旁长着几株仙草,揉出的草汁能治百病,草汁滴在河里、田里,就能涌出水来,因此要救众乡亲,除非采得仙草来。当时,有很多人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家兄妹三人,大哥叫志刚,二哥叫志诚,三妹叫志玉。三人商定先由大哥去找仙草,如不见回来,再由二哥去找,假如也不见回来,则由三妹继续寻找。大哥志刚在出发前把祖传的鸳鸯剑拿出来,对弟妹说,如果发现剑上生锈,便是大哥不在人世了,然后他便出发了。志刚到了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问他是否要上山采仙草,志刚回答:“是。”老爷爷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可上山时只能一直向前走千万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极其阴森恐怖,突然听到后面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一回头,立即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这一天,志诚、志玉发现剑已生锈,知道大哥不在人世了。于是志诚拿出铁簇箭对志玉说:“我去采仙草了,如果发现箭簇生锈,你就接着去找仙草。”志诚离家走到洞宫山下,也遇见白发老爷爷,老爷爷同样告诉他上山时千万不能回头。当走到乱石岗时,他忽然听到身后志刚的声音:“志诚弟,快来救我。”志诚猛一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志玉在家发现箭簇生锈,知道找仙草的重任落到自己的身上。她在途中同样遇到了那位白发老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并且给了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背着弓箭继续往前进,来到乱石岗,这里怪声四起,她急中生智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到山顶龙井旁,用箭射死了黑龙,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立即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马上下山。路过乱石岗时,她按老爷爷的吩咐,将仙草芽叶的汁水滴在每一块石头上,石头立即变成了人,志刚和志诚也复活了。兄妹三人回家后将种子种满村边的山坡,仙草就长了出来,再用仙草煎汁给乡亲们喝,果然药到病除。
这里所说的仙草便是白毫银针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茶治瘟疫救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