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
- 作者: 想与恋的纠缠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7-08

- 名 称:四季桂
- 拉丁名: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
- 科 类:木犀科
- 属 类:木犀属
- 别 名:月月桂
四季桂适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所种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略带酸性和排灌良好。四季桂较为耐旱耐寒,其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如无特大寒潮,一般都可露地越冬。
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状,高可达12米,树皮黑褐色。小枝圆柱形,具纵向细条纹,幼嫩部分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叶子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长5.5-12厘米,宽1.8-3.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细波状,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稍淡,两面无毛,羽状脉,中脉及侧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0-12条,末端近叶缘处弧形连结,细脉网结,两面多少明显,呈蜂窠状;叶柄长0.7-1厘米,鲜时紫红色,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腹面具槽。
四季桂是桂花的一个优良品种,四季开花,四季飘香。四季栽培,即可美化环境,又可入药。其根炖肉服,治虚火牙痛、喉痛。无论是阳台、庭院均可栽培。常植于园林内、道路两侧、草坪和院落等地,是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家庭的最佳绿化树种.
嫩枝插穗 高空压条 砧木嫁接。
病虫害防治:
四季桂枯斑病
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叶尖端侵入,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边缘为深褐色。枯斑病发生在7至11月份,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水传播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及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 。
四季桂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