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微型月季

  • 作者: 贫道法号胜少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07
  1. 名 称微型月季
  2. 拉丁名
  3. 科 类:蔷薇科
  4. 属 类:蔷薇属
  5. 别 名
微型月季生态习性

微型月季喜温暖、喜肥、喜光、对光周期不敏感但光照过强对花蕾发育不利;要求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pH在5.5~6.0的微酸性土壤为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15~26℃,夜间为10~15℃。

光照方面有研究发现温差相同的条件下(30℃昼/21℃夜,21℃昼/10℃夜)较长的光照时间能使微型月季开花提早、开花数明显增多,同时能使株型更加紧凑美观。温度方面微型月季最适温度条件为:昼温20~21℃,夜温16~18℃。另外,高温能够促使微型月季提早开花,低温则会使其延迟开花,当温度低于13℃时延迟作用更为明显;当温度高于24℃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会下降。水分方面,过多的水分容易导致叶片黄化、脱落、根系减少等现象,缺水植株则较难自我恢复,另外在施肥较多情况下,缺水还极易引起可溶性盐害的发生。

微型月季主要产地

主要分布在英国和德国境内,中国以河南南阳和山东莱州为主。

微型月季形态特征

多年生矮生灌木,茎直立,株型矮小,植株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分枝较多,植株冠型以伞形或球形较为常见。植株茎秆直径多在0.4 cm以下,节间较短,茎秆及其枝条上常有钩状皮刺。奇数羽状复叶,轮生,小叶3~5片,对生或顶生,广卵到卵状椭圆形,长1.5~2.0cm,小叶锯缘无毛;叶柄短基部常着生有皮刺和腺毛。有托叶,托叶边缘常存在腺纤毛。1年多次开花,花朵娇小直径2.5cm左右;花朵簇生较为密集,常排列成聚伞状;花型多样但以重瓣和单瓣较为常见;花色丰富多样,包括单色、双色、间色、变色、复色、混色等。蔷薇果,果卵形至球形,长0.5~1.0 cm,橙色或红色。自然开花期4月上旬到11月上旬,单花期10~30d。

微型月季园林用途

微型月季株型娇小,花朵娟秀艳丽,观花时间长,不仅可作为地被绿化材料布置花镜、花坛、花坛镶边、点缀草坪、布置花色图案,还可以用于花坛,微型花篱的制作。亦可布置于室内的窗台、案头、阳台或在室外配以山石、枯木等制成高雅的树桩盆景,甚至可以在枯树洞上栽植微型月季,表现出枯木逢春的蓬勃生机。

在国外微型月季的盆栽形式多被包装成高档礼品花,仅丹麦1年的微型月季盆花生产量就达3 500万盆。目前,国外盆栽微型月季已经进人工厂化生产阶段,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

微型月季管理养护

栽培技术.

繁殖

⑴扦插繁殖。剪取花刚凋谢的健壮枝条作插穗,剪去残花和下部叶片,留上部1-2片叶,用吲哚乙酸或萘乙酸0.05‰液浸泡1-2小时后,进行扦插,约15-20天即能发根。

⑵嫁接繁殖。常用无刺蔷薇为砧木,在早春进行枝接或生长季节进行芽接,尤其芽接效果较好。

上盆

⑴选盆。微型月季宜选用直径20厘米左右的花盆,以紫砂陶盆为佳。

⑵用土。选用疏松肥沃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⑶栽植。春季或秋季进行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定根水,置于光亮通风处。幼苗定植成活后,要稍加修剪,促其多分枝,以达到花繁叶茂的效果。

浇水

微型月季株小根浅,春季发芽前应保持盆土湿润,土壤不干不浇,发芽后逐渐增加浇水量,一般每日上午10点前浇1次,下午按盆土干湿状况适量浇水。夏季应早晚各浇1次水,夜间一般不浇。

施肥

微型月季喜肥,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时,每隔10-15天追肥1次,有机肥、复合肥均可。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季低温时应停止施肥。

场所

应置于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盛夏炎热时应适当遮荫。微型月季较耐寒,冬季可放在室外。

修剪

花谢后应剪去一部分枝条,留新枝2-3节后剪去,剪下的枝条有2节以上的用于扦插繁殖。入冬修剪以整形为主,先剪去枯枝、病虫枝、交叉的细弱枝,对长势茁壮、株型匀称的植株,剪去全株的1/3。对长势弱的植株,约剪去全株的2/3,留3-4个强壮主枝。

翻盆

每隔1-2年翻一次盆,除去约2/3的旧土,换上疏松、肥沃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结合翻盆,剪去枯根、烂根和病虫根,剪短过长根,疏去过密根和部分老根,促其萌发新根,使其生长旺盛。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