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盆栽怎么养
- 作者: 隔壁家的老林
- 来源: 茶文化
- 2024-12-06
1、鸢尾花要怎么养啊???
鸢尾花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 (Iris)的多年生草本、单子叶常绿植物,乃因形似鸢鸟的尾巴而得名,又有蓝蝴蝶花、扁竹花、爱丽丝等别称。在古埃及,鸢尾花是力量与雄辩的代表花卉,在欧美则被认为象征光明与自由。
鸢尾科花卉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百合科(Liliaceae)同为球根花卉的三大家族,至于在花卉产业上,鸢尾科的球根花卉以鸢尾花、唐菖蒲和小苍兰较为常见。鸢尾花原于亚洲及中国大陆地区,现于世界各地均有栽植,在公园和庭院中常可睹其踪影。
生育环境
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多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或寒带地区,大都喜生于浅水当中,或土质湿润但排水状况良好、具微酸性的沙质壤土。耐寒力佳,部分种类受深厚积雪覆盖、气温降至-40℃以下之时,仍能安然越过严冬而于春季萌芽,并于初夏期间开花。
鸢尾花植株具有明显的鳞茎,淡黄色的茎部略为短粗弯曲、而中部稍宽,花朵开展之际时地下茎顶端两侧会新长出数个侧芽,并于当年形成新的茎部;其剑形之淡绿色叶片,质薄并呈扇状排列。
花朵构造
鸢尾花花形娉婷美艳,适于栽培观赏,每一植株通常具有1~4朵花,并以蓝紫色最为常见,花朵与叶片近乎等长,是由6个花瓣状的叶片构成包被,花被形状细长。倒卵形的外轮花被裂片较大,内面中央有鸡冠状之附属物;内轮花被裂片稍小,为倒卵状的椭圆形且斜向开展。蒴果为长椭圆形,有6条明显的肋条,成熟时自上而下有3瓣裂。花期约在4~5月,结果期则是6~8月。
栽培方式
鸢尾花适合栽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介质特性则以排水良好、微带酸性、肥沃松软为佳。多数种类的鸢尾花采用分株繁殖,通常约每隔2~4年进行一次,分割鳞茎时应使每块鳞茎具备2~3个芽,也可采用播种繁殖,通常是于9月间种子成熟后即予以采种种植,播种后约2~3年开花。栽培之前应先充分施予腐熟堆肥,并施用钾肥、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等基肥,栽种的间距依种类而定,一般的株距通常为45~60cm。
栽培处理
目前鸢尾花能以促成栽培或抑制栽培生产前者可于每年10月底开始进行促成栽培,将夜温维持在最低10℃,并以电灯作为辅助照明,可使鸢尾花提前于翌年1~2月开花,例如髯毛鸢尾即可使用此法;抑制栽培则于每年3月上旬将植株挖出,于0~3℃的条件下妥善贮藏,至预定开花期60~80天前定植,便可如期开花。此外,也可于温室内从事促成栽培,将鳞茎冷藏于1~3℃,贮藏约60天后改种于温室内,并维持温度在8~12℃,待花茎抽长之际再移植于20℃以上的温室中
阳台露台如何养盆栽鸢尾花
鸢尾通常用大拇指压入土中。
种植前土壤需打松并使其稍微湿润。
种植后,在苗床上盖土,直到球尖刚好被盖住。球根所处土温不要高于20℃。
生长过程中需光照,水分不宜过多。
建议你种在地上,这样你就不用管了,每年自己就会长出来。
如果是盆栽的话就选个大点的盆,放在阳台外面就可以
2、鸢尾该怎么养护?
原种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6月,果期6~8月。变种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浅黄色斑纹。可用盆栽或池内与叠石相伴。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耐寒性强,耐干燥。生长适温13~25℃,冬季能耐-10℃低温。池栽选肥沃的壤土或黏质壤土,盆栽用肥沃园土或培养土。池栽或盆栽前要施足基肥,生长期要有充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叶茂花大。全年追肥2~3次,可用腐熟饼肥。及时清除杂草,花朵凋谢后适当减少水分供应。栽培3~4年后分株更新。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期,植株基部应露出水面,土壤仍需保持湿润。注意培土、盖草防寒保护。防治锈病和蚜虫为害。自生于湿润土壤和浅水中。
秋季播种,播前浸种1天,发芽不整齐;冬季植株枯萎后至春季未发芽前分株繁殖,每2~3年分株一次。
鸢尾
3、盆栽鸢尾花需要换盆吗
一、需要换盆吗
鸢尾花可盆栽养护,养一段时间需要换盆。如果不换盆的话,鸢尾花一直生长,植株会不断长大,原先的花盆中的空间有限,会影响到植株正常的生长,阻碍后期发育。并且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大多消耗掉了,剩余的养分无法供给后续的生长,不利于后续的养护。定期换盆可以提供适合生长的空间,给予所需要的新养分,能保证好后续的生长。
二、怎么换盆
1、准备盆土:盆栽鸢尾花养护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盆土这项基础条件。换盆之前可准备好,花盆应根据鸢尾的长势大小来决定,土壤应提供松软排水好的碱性土。
2、停止浇水:换盆的时候为了能方便脱盆,应该提前停止浇水,这样保持土壤的干燥,利于花盆脱下。
3、脱盆修剪:将花盆放倒,之后小心缓慢将鸢尾花从花盆中取出来。取出后用消毒好的刀子修剪,烂根和老根一定要剪掉。
4、上盆栽种:都处理好之后,就可以将鸢尾花移栽到新准备的花盆之中了。
4、鸢尾草怎么养,鸢尾草的养殖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君君
鸢尾草的养殖方法鸢尾花有着自由和光明的象征,还可以提炼香精制作香水,所以很多人在家里种植鸢尾花,下面为大家介绍鸢尾草养殖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土壤要求
鸢尾对于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春天种,秋天种都可以。鸢尾对于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性好,保证一定湿度就行。对于有些生长周期短暂的鸢尾土壤好是必须的。如果是在重土壤中,添加些泥炭啦、蛭石啦或粗沙子搅拌可以改良土壤。
温室控制
土壤的温度挺重要的,最低控制在5~8℃,最高别超过20摄氏度。土壤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鸢尾的出苗。最佳温度在16~18℃之间。
温室里种植鸢尾,最佳温度为15℃。前三周左右温室里的温度保持在18℃。13℃或者在鸢尾可接受的低温度内会延长其生长期,同时增加鸢尾重量,但花朵易枯萎。
秋天温室里要保障光照充足,同时温室里的温度要低一些防止花朵枯萎。最好在10~13℃。植物生长阶段要考虑修剪叶片。
白天与黑夜的平均温度在20~23℃,低温控制在鸢尾可接受的范围内。温度高阳光少是花朵枯萎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容易发生冻霜自然灾害的地区,培育过程最好在温室。生长的温度在夜间比较好。没有控温条件的温室应该早些关闭,这样会让夜间的温度更适合鸢尾的生长。白天要尽早的通风,以防止温度种球储藏植株的支撑
1、繁殖:鸢尾花通常用分株、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用种子进行繁殖。分株繁殖多于初冬或早春休眠期进行,扦插繁殖多在春季繁殖,播种则在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
2、土壤:鸢尾花在酸性的土壤中会生长不良,因此养殖鸢尾花应该选择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壤土,或混合有石灰质的碱性土壤。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并施入腐熟堆肥和少量骨粉、草木灰等作基肥。另外栽植鸢尾不宜过深,根茎要压紧。
3、温度:鸢尾花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17℃,喜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但是如果光照过强,要适当的进行遮阴处理,如果湿度过大,则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来降低湿度。
4、浇水:鸢尾花栽后要浇一次透水,之后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进行浇水,一般以土壤略干为好。不要使土壤积水或长期过湿,以免造成烂根或发生病害。为了使植株保持美观,可以对植株的叶片进行清洗。
5、施肥:在鸢尾花春季萌芽生长至开花前应施1~2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复合花肥,花凋谢后最好再施1次液肥。
6、防病:鸢尾花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的病害主要是软腐病。如果发现植株发生软腐病,应该及时将植株挖起来,切除掉腐烂的部分,更换种植地点或换盆进行移栽。鸢尾的主要虫害是豆金龟子,主要采用人工捕杀成虫,毒杀幼虫的方式进行治疗。在4~5月之间,可以对鸢尾花灌注250倍的25%可湿性亚胺硫磷,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冬季的时候要清洁枯叶毁枝,这样也可以减少鸢尾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