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槐米的树叫什么槐树
- 作者: 龙少53475651
- 来源: 茶文化
- 2024-11-30
1、槐树的别称是什么 槐树别称的由来
槐树原产于中国,为了区别原产于北美的刺槐(洋槐),也称为国槐、家槐,在河北一带农村常称为“笨槐”。槐树树型高大,喜光、根深,生长迅速。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但刺槐的叶略透明。槐树的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槐树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所以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槐树为什么叫鬼木。
为什么叫鬼木
槐树之所以叫槐树是因为槐树乃木中之鬼。因其阴气重而易招鬼附身,更在风水学里禁止种在房屋的附近。槐树招鬼,它的根部常常会穿透棺材生长,如果埋藏一个人的坟而找不到确切位置就找槐树,离它一米之内必是坟,很科学的,槐树能生木耳,木耳又叫鬼耳,古代邪教用它勾魂引魄把死人弄成僵尸。
中国古代传说中经常有槐树,七仙女中的老槐树,南柯一梦中的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下一个蚂蚁洞。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上上吊的也是一棵槐树。
古代人上吊自杀时也喜欢选择槐树, 比如说在古代,槐树被认为代表“禄”,槐乃木中之鬼,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周礼·秋官·朝士》上说:“面三槐,三公位焉”。《古文观止》中有一篇东坡先生所著的《三槐堂铭》,讲的就是这个典故。
北宋初年,尚书兵部侍郎王佑文章写得极好,做官也很有政绩。他相信王家后代必出公相,所以在院子里种下三棵槐树,做为标志。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当时人称“三槐王氏”,在开封建了一座三槐堂。你看,种了三株,子孙当上了大官,这槐树的力量可真不小啊!
另一个典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南柯一梦”,记载在唐朝人李公佐写的《南柯太守传》中。说是广陵人淳于棼,喝醉了酒,躺在院子里的槐树下面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并和公主成了亲,当了二十年的南柯太守,官做得非常荣耀显赫。可是后来因为作战失利,公主也死了,他被遣送回家。然后一觉醒来,看见家人正在打扫庭院,太阳还没落山,酒壶也在身边。他四面一瞧,发现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他在梦中做官的大槐安国,原来就是这个蚂蚁洞。槐树的最南一枝,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由此可见,槐树还有让人做梦的本事,难怪要称之为木鬼了。所以汉武帝修建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其中槐树就被列为异树贡献了六百多株,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好!
搜一下:槐树的别称是什么 槐树别称的由来
如有疑问,请追问。
2、槐树和臭槐树是不一样的,槐树开花能生吃,而臭槐开花不能生吃,它们花不开时都叫槐米,二者的功效一样吗
1二者的功效不一样:槐树的槐米只有使用价值,而臭槐的槐米有药用价值。 2臭槐的槐米的功效: 槐米别名白槐、槐花、槐花米、槐籽,槐米的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槐米的作用:降低血压、预防中风、凉血止血、抗炎作用,花(槐花)凉血止血;果实(槐角)清热泻火。
槐米,是指槐的的干燥花蕾及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降火。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啊血,赤白痢,目赤,疮毒,高血压等病症。
而您说的臭槐树,是花楸树,叶或树皮可作农药,可杀稻螟、稻飞虱;果实(梓实)入药(含枸橼酸及对羟基苯甲酸0.1-0.4%;种子含脂肪油10%;叶含对羟基苯甲酸2%),有显著利尿作用,可作利尿剂,治肾脏病,肾气膀胱炎、肝硬化,腹水。根皮(梓白皮)亦可入药,消肿毒,外用煎洗,有助于治疗疥疮。它的干燥花蕾也不是叫做槐米,可能是您当地的叫法吧,并没有多大的药用价值
3、槐乡的孩子 里槐米指什么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它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到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
就是槐树上开的花 白色的小花 离树很远 也能闻到槐花香 生吃很有点甜的 在农村一般蒸着吃 很好吃
4、"槐米"是什么东西
槐 米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英) Japanese Pagodatree Flower-bud
[别名] 白槐、槐花。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5—25m。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其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和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分离,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期7—9月,果期9-1O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
[采制]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性状] 花蕾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黄绿色,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化学成份] 含芸香甙(rutin)、皂甙、甾醇。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用量4.5—9g。
[附注] 花(槐花)凉血止血;果实(槐角)清热泻火。
槐树开花后的种子
上一篇: 中药槐米是国槐还是洋槐
下一篇: 能结槐米是哪种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