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金银花烘干要多长时间

  • 作者: 祝你好孕哦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14

1、怎么识别晒干和烘干的金银花


  没你们说的那复杂,简单的辨别,晒得金银花是那种发白的很浅的绿,烘干是纯绿,有些烘干时火小了就发黄,火大了就发黑,所以,烘干前期温度 要保持在四十五度,到花有五成干是加到五十度,七成干温度加到六十度以上,注意,这是可以对着火烤,先期是绝对不能离火太近,不能用手翻动金银花。晒干要注意,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放到树荫里 过了中午大概两点时在太阳下晒 ,同样禁忌翻动



  1、晒干
金银花过去花区传统的晾晒法,即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的平地或石板,在早晨太阳未晒热地面前,把花针薄薄的撒上一层,厚度以似露非露为宜(太阳光很强可厚一点,以免晒黑花针),当天晒,当天收。
现在,多采用筐晒法。即用木棒制成长2米、宽0.8米、深8厘米的筐架,中间用高梁秸或席(高梁秸不要去皮,以利吸水和避免强光反射)做底制成筐子,每筐晒鲜花2.5—3.5千克,撒匀。将筐子南北向置于通风向阳处,北部用木棒或石块垫高,以利通风,晒成8成干后,可倒入席上翻晒。夜间或遇雨可将筐子叠放在一起放在院内,筐与筐之间垫两根横木,然后用席盖上,以防上雨淋露打。
2、烘干
金银花采摘后,靠自然凉晒,时间长,损失重,一等花产量低。随着金银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枝术的提高,收获量骤增,收花次数也增加到五茬。所以建议栽种面积大的种植户,可采用烘干。



  烘干的金银花和晒干的金银花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区别,药效含量都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烘干金银花色泽上要比晒干的好一些。好处就是不用把握太复杂的技术就可以做出颜色较好的金银花干花。
2、烘干的金银花只要按照要求步骤去操作,一般质量都可以达到普通一等或二等的标准(国家标准)。



  银花及时、正确的加工凉晒,是保证丰产丰收的最后一关。无论采用那种凉晒方法,都必须严格掌握一条:晾晒期间,花蕾未达8成干,绝对不能翻动。否则,花针变黑,质量明显下降。金银花的加工方法,概括起来分晒干和烘干两面种。

1、晒干
金银花过去花区传统的晾晒法,即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的平地或石板,在早晨太阳未晒热地面前,把花针薄薄的撒上一层,厚度以似露非露为宜(太阳光很强可厚一点,以免晒黑花针),当天晒,当天收。
现在,多采用筐晒法。即用木棒制成长2米、宽0.8米、深8厘米的筐架,中间用高梁秸或席(高梁秸不要去皮,以利吸水和避免强光反射)做底制成筐子,每筐晒鲜花2.5—3.5千克,撒匀。将筐子南北向置于通风向阳处,北部用木棒或石块垫高,以利通风,晒成8成干后,可倒入席上翻晒。夜间或遇雨可将筐子叠放在一起放在院内,筐与筐之间垫两根横木,然后用席盖上,以防上雨淋露打。
2、烘干
金银花采摘后,靠自然凉晒,时间长,损失重,一等花产量低。随着金银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枝术的提高,收获量骤增,收花次数也增加到五茬。所以建议栽种面积大的种植户,可采用烘干。

2、植物样品的烘干程序:105℃,10-30分钟;80℃,3-10小时或至恒重。为什么?


  除掉水分。恒重就是表示已经没有水分了。温度高需要的时间就短,温度低需要的时间就长。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一般的生物样本烘干在一定的时间内它的水分含量会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如果继续长时间烘干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就叫“恒重”,一般的植物生物样品先在105℃杀青30分钟,再65℃下烘48小时。
一般植物水份多,时间要久一点,温度在150度~180度左右。做过一个产品是110℃的烘箱中杀青15~20 min。烘干:样品经过杀青之后,应立即降低烘箱的温度,维持在70~80℃直到样品烘干至恒重为止,温度过高会把样品烤焦,一般样品所需时间大约为一天。



扩展资料:
第一是在试验指定的方法的温度下烘干,既不是150度,也不是105!不同的重量法烘干温度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钼的8羟基喹啉法是135度烘,比如镍的丁二肟(wò)沉淀是120度烘(沉淀较多的时候用150度烘),比如样品做水分测试,一般是105度到110度烘!
第二有些器皿本身是很难恒重的,比如瓷坩埚就很难恒重,砂芯坩埚稍微好一点点,最容易恒重的是铂金坩埚!也正因为瓷坩埚之类的难恒重,所以做重量法硫或者砂芯坩埚做镍钼,瓷坩埚,一般只要前后差不超过1毫克,只好就认为恒重了,但是不能因为瓷坩埚和砂芯坩埚这类本身就恒重不了的东西,就用这难以恒重的宽容标准去颠覆了最初的恒重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恒重



  你好!

第一步是为了彻底蒸发水,但又不能破坏植物组织,故温度必须在100度以上,选105度比较合适,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焦化。
二是尽量把植物内的水分烘干,水分从植物内挥发出来有个过程,这一阶段耗时教长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除掉水分。恒重就是表示已经没有水分了。温度高需要的时间就短,温度低需要的时间就长。



  第一步是为了彻底蒸发水,但又不能破坏植物组织,故温度必须在100度以上,选105度比较合适,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焦化。
二是尽量把植物内的水分烘干,水分从植物内挥发出来有个过程,这一阶段耗时教长

3、金银花怎样凉晒才不发黑?


  蒸会让金银花的药效降低,暴晒任何东西都会有害。建议你在太阳不能直射的地方凉干,尤其是通风干燥好的地方

金银花味道很淡,肉片味道太浓了。弄汤的话,不怎么合适,到时候金银花的味道会被盖住的。



  金银花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发黑的现象,其原因:一是金银花在阳光下曝晒时,您翻动了它;二是您用烘干法烘干金银花的。下面把金银花茶制作技术介绍如下:金银花属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用其花与茶叶制成的金银花茶,具有芳香可口、清凉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常饮此茶,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现介绍其制作技术。一、主料制备金银花茶需要90%的茗茶作主料。将采来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嫩茶叶,按照绿茶的制作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子成粉,手折茶梗即断),并要去除老叶、碎叶、茶末和杂质。二、银花采收5至7月为金银花采收期,在此期间,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时,即可采摘,如有已开放的花朵也要一同采收。在同一天内,应在上午9时以前采摘,此时露水未干,不致伤及未成熟的花蕾,而且花的香气最浓,也便于保持花色。三、茶叶吸香将干茶与金银花鲜花置于密封容器中隔层摊放,即一层茶叶一层鲜花(金银花必须平摊窗纱网袋中),加盖把容器口密封好。此后每隔2-3小时,将银花提出,把茶叶拌匀,再重复进行二次茶叶与银花的隔层摊放。这样菘叶就能吸附金银花的香气。四、花茶配制茶叶吸香完成后,把金银花提出,置于阳光下曝晒,当银花手搓可成粉时,即可与茶叶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为金银花茶。金银花必须在阳光下晒干,不宜烘干,否则不能保持银花的原有色泽。上述方法制成的花茶,可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药店炮制了的,
而且是阴干和炒干……很多种



  背阴处风干,不能太阳直射, 和榛树蘑是一样的。

4、如何确定烘干至恒重?恒重是怎么确定的


  定义
  两次称量重量差异在万分之二以下可视作恒重。

在重量分析法中,经烘干或灼烧的坩埚或沉淀,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3mg(中国药典规定为0.3毫克),则认为达到了恒重。

相关规定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样品1g)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在每次干燥后应立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若炽灼应在高温炉内降温至300摄氏度左右时取出放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DL/T 938-2005)对恒重的定义:连续两次烘干或灼烧后的质量,其差值不超过±0.0004g。

标准
  第一:是在试验指定的方法的温度下烘干,既不是150度,也不是105度,不同的重量法烘干温度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钼的8羟基喹啉法是135度烘,你比如镍的丁二污沉淀是120度烘(沉淀较多的时候用150度烘),你比如样品做水分测试,一般是105度到110度烘!

  第二:有些器皿本身是很难恒重的,比如瓷坩埚就很难恒重,砂芯坩埚稍微好一点点,最容易恒重的是铂金坩埚!也正因为瓷坩埚之类的难恒重,所以我们做重量法硫或者砂芯坩埚做镍钼,我们瓷坩埚,一般只要前后差不超过1毫克,我们只好就认为恒重了,但是不能因为瓷坩埚和砂芯坩埚这类本身就恒重不了的东西,,我们就用这难以恒重的宽容标准去颠覆了最初的恒重标准

参考:百度百科



  我的理解就是将药品或试样放入烘箱中按要求在一定温度下高温烘烤,间隔合适的时间取出称重,所称得质量与上次称量基本不变(不同实验的要求不同),冷却后即可使用。
一般都是配标准试剂或标定标准试剂的药品和测含水量的式样要求烘到恒重。
空量瓶需要恒重是为了减少误差。
个人见解,希望能帮到你。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一般的生物样本烘干在一定的时间内她的水分含量会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如果你继续长时间烘干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就叫“恒重”,一般的植物生物样品先在105℃杀青30分钟,然后再65℃下烘48小时。也有人说在80℃下烘48小时,但是差别都不会太大,如果你需要精确的话,查找一下教科书看看,我估计误差应该会很小!



  恒重是指在加热一定时间内、样品的重量变化不超过一个特定的数值、就为恒重状态
一般要求烘干恒重是在食品中的水分检测、水悬浮物滤膜的检测、降尘样品的检测、稀土溶液的检测等等、都需要先把样品进行烘干然后至恒重再称量
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G-AWS12H、就是针对样品的烘干恒重称量而研发的。
白茶
黑茶
红茶
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