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
- 作者: 头像是神评的丁丁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19
1、云苓、土茯苓、白茯苓的区别。
土茯苓主要用于梅毒,清热利湿攀援状灌木。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结节,着生多数须根。茎无刺。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2厘米,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鞘,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小花梗纤细,基部有多数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径约4毫米;花被裂片6,2轮;雄花的雄蕊6,花丝较花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线形,子房上位,3室,柱头3歧,稍反曲。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白茯苓健脾利水,主要用于健脾,治疗胃病和水肿.都没有毒,外用,不会有副作用.白茯苓成块状,土茯苓成刀切大片状,分红白两种,红的作用较好,云苓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基本相同
我是小学生,所以不知道
2、去湿气的方法怎么最好最有效?
对于湿气重的人来说,运动是排除湿气的一个办法。此外,饮食还应以清淡为主。对于祛除体内湿气,专家建议,薏米是祛除湿气不错的选择。熬煮薏米粥具有利于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此外,茯苓也有祛湿的效果。取1至3克的白术泡茶喝,或用藿香制成的饮品都对祛湿有帮助。
另外,用中药调理,徳铺的湿清草茶,去除体内湿气。还有推荐大家在材料中加入玉米、薏米、芡实、扁豆,这类食材有除湿功效。推荐食谱有:玉米排骨汤、冬瓜煲老鸭、薏米扁豆杂粮粥等等,大家可以在食谱中灵活添加。
减少湿气有妙招
1、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2、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3、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4、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86
5、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这也是祛湿的法宝。
一、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有的人恐惧拔火罐,可以在选择中药茶疗,德圃堂湿清草茶,内部调理,祛走“湿”气。
二、多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三、食疗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上一篇: 喝野生金银花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2020金银花市场价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