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金银花的药用作用

  • 作者: 疯狂的吹牛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20

1、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忍冬花、鹭鸶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使用。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渝蕾一号)鲜嫩花蕾,精心制作而成。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



  金银花浑身都是宝,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对其就有一定的认识;公元五世纪,人们开始用其茎叶入 药;《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病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将其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茎、叶、花、根功能皆同”的记载;《名医别录》记述了它有治疗“署热身肿”的功能;明朝李时珍以花蕾入药,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称其既是“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之良药,又为“消肿散毒、治疮之良剂”,并做出了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久服轻身长寿的结论。
据化验分析,金银花的茎、叶、花中主要成份为绿原酸,绿原酸在临床上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另外,花中含有肌醇,皂甙、挥发油、黄酮等;叶中含有鞣质、忍冬甙、番木鳖甙、紫丁香甙和忍冬黄素等;茎和茎皮含有木犀草黄素、皂甙和纯纤维素等;果实中含有还原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银花对于容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及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菌力,对治疗流行性感冒和炎症均有一定疗效。金银花可单为一方,亦可与其它药配伍,或为丸、或泡酒、或内服、或外敷皆有良效,金银花在医药制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据调查,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以金银花为主,配以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水煎代茶饮用,可以预防“乙脑”和“流脑”。
金银花性寒,味甘,中医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经活络之功效。 在临床应用上,金银花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痢疾、痈肿疙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症;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通痰活血等功能,主治关节疼痛、荨麻疹、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湿病发热等症。

2、金银花的药用功能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性寒,清热解毒,利湿



  



金银花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6~15g。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由于兼有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如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片(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的。与黄芩配伍制成的银黄片,可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金银花加水蒸馏可获得“金银花露”,有清暑解热的作用,可以治疗小儿热疖、痱子、暑热等症。


  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炎夏到来之际,给儿童喝几次金银花茶,可以预防夏季热疖的发生;在盛夏酷暑之际,喝金银花茶又能预防中暑、肠炎、痢疾等症。

应用价值  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近,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为:取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每日1剂。除此之外,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也同样用到了金银花。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取金银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饮,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腮腺炎。

  ★取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预防流脑。

  ★取金银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饮服,可治暑热头痛,心烦口渴。

  ★取金银花鲜嫩茎叶及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细嚼咽下,可治毒蕈中毒。

  ★取金银花15克,焙干研末,水调服,可治痢疾。

  ★取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可治急性菌痢。

  ★取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子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痈肿疮疡。

  ★取金银花60~90克,蒲公英30~60克,甘草9~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辅助治疗。

  ★取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泌尿道感染。



  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用以防治痢疾。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自己觉得上火了才喝,比较好,喝太多会适得其反。

注意泡饮时选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频饮。但最好不要天天喝呀。

3、金银花的功效和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亦称二花、双花、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渴、降脂,消除体内有毒物质等多种医疗和保健作用。特别是金银花中所含绿原酸能起到抗细胞物质氧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各部功能的平衡,使体内老化器官恢复功能的作用。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金银花盛产于新乡封丘,那里的金银花品种好,价值高,封丘的封研金银花技术推广中心就挺不错,具体的你可以了解一下

4、金银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金银花的功效和作用很多。主治关节疼痛、荨麻疹、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湿病发热等症。在临床应用上,金银花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痢疾、痈肿疙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症;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通痰活血等功能。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中国大部地区均产,而以山东产量最大,河南产的质量较佳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1.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2.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3.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作用。 4.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按捺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按捺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金银花的功效概述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的药用功效   一是抗菌及抗病毒。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二是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金银花饮片大致可分为生药、炒药、炭药3种。这3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   生药是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也指鲜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代表方如“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金银花的作用   1.金银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花和藤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亦有效。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叶煎剂比花煎剂作用强。若和连翘合用,抗菌范围还可互补;与青霉素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在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的作用。有人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2.金银花抗炎和解热作用: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另有报道金银花注射液30-40g/kg能减轻蛋清性脚肿程度。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8g/kg,2次/天,连续6天,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也有明显抗渗出和抗增生的作用。早期报道金银花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但用霍乱菌苗、马铃薯杆菌、枯草浸液等给家兔耳静脉注射,致热,未证实金银花煎剂5g/kg灌胃有退热作用,认为这可能和使用的金银花制剂、剂量或家兔的耐受性不同有关。   3.金银花加强防御机能作用:金银花煎剂稀释至1:1280的浓度,仍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腹腔注射金银花注射液,也有明显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4.金银花中枢兴奋作用:经电休克、转笼等多种实验方法证明口服绿原酸后,可引起大鼠、小鼠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其作用强度为咖啡因的1/6,二者合用无相加及增强作用。   5.金银花降血脂作用:大鼠灌胃金银花2.5g/kg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体外实验也发现金银花可和胆固醇相结合,但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治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未观察到有降血脂和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6.金银花抗内毒素:用鲎试验法测定内毒素含量,300%金银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释,体外试验无论用凹片法或试管法,均明显降低试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其中1:2-1:8的稀释管与阴性对照管一样呈液态,阳性对照呈凝胶状。金银花(忍冬)蒸馏液6g/kg静脉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互2.8mg/kg静脉注射引起的兔体温下降及白细胞数下降有对抗作用,金银花(忍冬)蒸馏液7.5g/kg或注射液2.5g/kg腹腔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素65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减少小鼠死亡率。   7.其它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曾有体外筛选实验报告金银花的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金银花提取物口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轻度预防效果。口服大剂量绿原酸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绿原酸及其分解产物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此外,绿原酸还能轻微增强肾上腺素及其去甲肾上腺素对猫和大鼠的升压作用,但对猫的瞬膜反应无影响。

白茶
黑茶
红茶
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