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郁金香

  • 作者: 大漠孤狼赵某某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6-27
  1. 名 称郁金香
  2. 拉丁名:Tulipa gesneriana
  3. 科 类:百合科
  4. 属 类:郁金香属
  5. 别 名:草麝香、金香、洋荷花、洋麝香、郁香
郁金香生态习性

性喜冬季温和、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的向阳或半阴环境,耐寒性强,冬季可耐-35℃的低温,生长适温8~20℃,最适温度15~18℃,花芽分化适温17~20℃,根系损伤后不能再生。宜富含腐植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低温、黏重土。鳞茎寿命1年,当年开花并分生新球及子球,并逐渐死亡。

郁金香主要产地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伊朗、士耳其、前苏联南部,以及我国西藏、新疆等地。

郁金香形态特征

郁金香为多年生草本,鳞茎扁圆锥形,具褐色皮膜。叶3~5枚,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2~7厘米;叶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一般茎生叶仅1~2枚,较小。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有杯形、碗形、百合花形、重瓣等。其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橙、黑、洒金、浅蓝等色,另外,有单色也有复色。

郁金香园林用途

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宜作切花或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丛植于草坪上、落叶树树荫下。中、矮性品种可盆栽。

郁金香管理养护

常用方法是分球繁殖和播种繁殖。分球繁殖时,分剥小鳞茎即可。利用种子播种繁殖时,于6~7月种子成熟后,沙藏到9月播种,浅土覆盖,置于荫凉处,发芽后增加光照和肥水管理。
    郁金香易感染病毒,易退化,常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来获得无病毒良种。组织培养时以1.5~2毫米的球根鳞片作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1mg/L2,4-D和3mg/L NAA诱导不定芽。在MS培养基附加0.3mg/L KT和0.3mg/L NAA诱导球根形成,在培养基中加入200mg/L GA3有利于球根生长。
    【栽培管理】
    (1) 温度:郁金香的生长期适温为5~20℃,最佳适温为15~18℃,植株的生育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下,0℃以上。若有保护设施,冬季温度维持在10~25℃,能促进其生长,并提早开花。郁金香根系的生育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以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7~23℃,超过35℃时,花芽分化会受到抑制。另外,郁金香为秋植球根,具有极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温,当温度在8℃以上时开始生长。
    (2) 水分:栽培过程中切忌灌水过量,但定植后一周内需水量较多,应浇足。发芽后需水量减少,尤其是在开花时水分不能多。然而,如果过于干燥,生育会显著延缓。
    (3) 土壤:以沙壤土为好,粘重的土壤必须改良成疏松、通气的沙性土,否则会影响郁金香的生长。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偏碱为好。
    (4) 光照:种球发芽时,其花芽的伸长会受到阳光的抑制。因此,必须深植,并进行适度遮光或铺草,以防止直射阳光对种球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5) 施肥:郁金香较喜肥料,一般采用干鸡粪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并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细耕耙确保土质疏松。种球发叶两片后可追施1~2次稀液体肥,生长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后施1~2次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的液体肥。
    (6) 病虫害防治:郁金香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根螨。蚜虫会引发碎色花瓣病传播,一般采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根螨的防治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喷注鳞茎或撒布二硫松粒剂。郁金香的病害主要有腐朽菌核病、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危害幼苗和鳞茎,防治的方法首先是尽可能选用无病毒种球,并进行土壤和种球的消毒,及时焚毁病球、病株等,然后每半个月用50%苯来特可湿性乳剂2500倍喷杀。
    (7) 种球贮藏条件:种球贮藏的条件直接影响种球内的花芽分化及植株的开花和商品性。球根收获后,在6月份使其处于较高温度下(20~25℃)。7~8月放入冷库(20℃以下),则种球发育顺利,并能促进其花芽分化和发育。若种球置于35℃以上的高温下,会出现花芽败育,发育畸形,或花被及部分叶失去观赏性。
    因此,收获后的种球应尽量放于通风、干燥、凉爽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在7~8月高温季节把种球放于15~17℃的冷库中。试验表明,鳞茎起掘后立即置于34℃高温一周,开花时间要比贮藏于20℃条件下提早7~9天,但花较小,花葶也短。若贮藏于17℃中30天,花葶高度适中,贮藏时间过长,也会使花葶变短。

花卉大全
养花知识
花卉诊疗
花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