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小孩子要怎么养脾胃

  • 作者: 轻叹似水流年42852634
  • 来源: 茶文化
  • 2022-05-04

1、小孩吃什么养脾胃


  脾胃虚弱,小孩子自来都会有,程度不同而已,主要表现是不爱吃饭,瘦弱,爱生病。资料上说脾虚细分又可分为脾胃虚寒和脾虚胃热,最明显的区分是前者泄泻后者便秘。根据宽宽近段时间的情况,闹肚子频繁,感冒,说明脾虚并没有彻底调理好,属虚寒。表示暂时不可以吃。
  粮食类:
  大米:味甘,性平,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玉米: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肉蛋类: 猪肉:味甘咸,性平。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滑润肌肤之功。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猪肚:味甘,性温。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
  水产类 草鱼:味甘,性温。有补脾暖胃之功。用于脾胃虚弱
,少气乏力,饮食减少之症。



  红枣主养胃,脾虚可以选择用一些温性的事物,例如所有的豆类(除黄豆外)小火炖烂用勺子搅碎,加适量的牛奶和匀,每餐给宝宝吃一点,对宝宝有帮助。
要通过饮食来调理脾,可以多看有关养生的书籍,在此不必一一赘述,你按上述方法,一周左右就会有效。
孩子补脾胃一般也可以吃些小儿参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治疗,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适用于孩子的脾胃虚弱,常出现了腹胀,腹泻,排便异常等症状。
如果是有上述不适症状,需针对性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吃些长山药,桂圆,都可以逐渐好转的。

2、小孩怎么样调理脾胃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酣紶丰咳莶纠奉穴斧膜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以仁理气健脾化湿

3、孩子吃什么能调养脾胃


  脾胃虚的宝宝的饮食一定要保证温热、不吃冷饮及口味刺激的食物(包括洋葱、大蒜、韭菜等),同时,不食油炸食物,也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如骨髓、猪蹄、鸡皮、肥肉等)。宝宝的食物一定要定时定量,不要进食过饱或过少,吃饭的时候教会宝宝细嚼慢咽,尽量不给宝宝吃容易囫囵吞枣、不嚼就往下咽的食物(如厚面片等)。

食物不要太硬、最好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另外,山药、红枣(去皮)、糯米、小米、牛肉、鸡肉、兔肉、陈皮等食物都对脾胃有益,而芹菜、茭白、空心菜、笋、柿子、绿豆、莜麦等食物因含较多的粗纤维而不适于常给宝宝食用。

宝宝养胃靓汤一:党参鸡汤
原料:鸡1只(约1000克),调料: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青皮5克,薏苡仁10克,菟丝子10克,锁阳5克,仙灵脾5克,路路通10克,穿山甲10克,姜片5克,葱10克,盐3克,料酒10克,清汤1500克。
制作方法:
1、鸡杀后去毛、内脏,洗净。党参、薏苡仁洗净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包于干净纱布内。
2、各料放沙锅内,加汤炖约2小时,去药袋、姜、葱,调味即成。
小提示:党参不燥不腻,既补脾胃之气,又补益肺气,党参和鸡煲成此汤膳,具有健脾益肾,通利精窍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肾气虚弱等症。

宝宝养胃靓汤二:枸杞山药汤
原料:土鸡腿1只,山药200公克,枸杞1大匙,盐1/4匙,鸡精粉1/4茶匙,料理米酒1大匙,水600㏄
制作方法:
1.鸡腿剁块,山药切块,分别以滚水汆烫过后捞起洗净
2.作法1的材料全部放入炖锅中,加入枸杞、料理米酒、水混合均匀放入电锅中蒸约40分钟。
3.作法2蒸熟后加入适量的盐、鸡精粉调味即可。
小提示:山药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等症。



  平时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情绪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素搭配;在早春晚秋气候变化无常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坚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主要的原因就是脾胃的虚弱导致其对事物的消化能力下降,平时不要吃生硬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多,不然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这些食物对调理脾胃有较好的效果: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 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小米、莲子、山药。

4、如何调整儿童的脾胃


  儿童的脾胃,我是最近通过小儿推拿进行的,另外,每天给他按摩足三里,阴陵泉,我家孩子8个月,经常调理脾胃,孩子胃口挺好的,挺有效果的。



  小孩子都爱吃甜食,甜是入脾的,小孩子的脾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对甜味需要就比较大一点,但大量的吃糖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就是要让孩子多吃淀粉类的食物。很多父母就是一味的让孩子吃肉吃菜,对主食的要求不高,其实小孩子脾虚对面食的需要比较重,我早就告诉过大家麦子、小米是土里生长出来的东西,补脾力量最足,而大米是水中之物,补脾力量没有麦子足,南方人之所以比北方人瘦小低矮,就是从小吃大米长大的原因。所以要给孩子多吃面食,尤其是发面做的馒头,饼子,面包,这样经过发酵的面更容易让孩子消化吸收;
淡:口味要清淡,杜绝油腻厚味辛辣,什么烧烤类、油炸的,牛羊肉类必须禁止;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吃进去油腻辛辣胃就要努力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这样伤脾胃的,过度的强迫脾胃分泌消化液同时得增多胆汁分泌,其实也是在调用它的能量。油炸、火烤的都少吃。只要热气重的东西都最好不吃。就是因为不要给他提供太多的发热阳性的东西,伤了脾胃的同时还耗损阴气。一般饮食摄入脂肪蛋白过多、爱吃油腻辛辣的孩子除了胃热肺热以外还有肝胆湿热的问题,这类的孩子扁桃腺最爱化脓高烧,有的因为脾湿肺燥风邪会出现湿疹。这些孩子很可怜,还在母乳期的时候,母亲吃进去的油腻辛辣产生的湿热从奶水里直接给了他。母乳是母亲气血的精华,但同时身体是智能的,当母体中湿热侵袭内脏血脉的时候,母乳就变成了母体的排毒方式,孩子吃了这样的奶水,脾胃肝胆根本没有能力来处理,只能自救将这些湿热毒素以肺炎、咽喉炎症、高热、湿疹,腹泻,便秘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想想开从襁褓婴儿就开始累及脾胃,脾胃后天之本,人要靠吃饭活着,后天生长发育的根从婴儿期就被损伤了,这样的孩子能不生病吗,会长的结实吗?古人云“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就是说孩子给孩子吃清淡的菜,粥,不单健康可以无病,也不会让他口味刁钻,喜欢油腻厚味,这样还可以长养孩子的德行。一饮一啄过多过好损耗的都是孩子的福报,也令孩子从小骄纵。古人日常的饮食作息除了看身体需要还要兼顾德行,现在的父母很少会考虑到这些。
温:吃热的食物、喝热水,决不能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坚决不让喝冷饮。很多孩子到夏天每天的冰激凌、雪糕,生瓜梨枣的没有节制,大人总觉得天热吃点没事,殊不知夏季阳气外散,脾胃内寒,尚需吃姜来暖胃,如此一个小小的人儿,自身阳气尚不如大人强壮,脾胃更需要呵护,幼儿时期吃寒凉伤了脾胃的孩子,基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脾胃虚寒。女童幼儿时期寒凉过量,除了伤了脾胃还会伤了血脉,将来的月经和孕产过程都非常痛苦,甚至会因寒淤血脉阻于胞宫而不孕不育。所以说无知者无畏,如果每个父母都了解生冷对孩子的伤害,还会因为孩子想吃就给吗?我经常见大风天,大冷天的,爷爷奶奶带个孩子在外面玩,孩子捧个苹果梨子,再不抱个饮料的猛吃猛喝,这样吃下去就着风就着寒,最后孩子不是发烧就是腹泻,还想不起来是为什么!悲哀啊,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所以记住不要当风当寒在露天吃喝生冷,即使是牛奶也不行。无论大人小孩,这都是伤害身体的坏习惯。除了生冷瓜果外平时绝不要给孩子吃冷饭冷菜,喝凉开水。脾胃是阳气生发之所,凉饭凉菜凉水消耗打压阳气很厉害,轻则腹泻,重则寒重化为痰湿。不单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爱惜自己脾胃就要做到吃温暖的食物,喝热水,生冷适量,本身就脾胃虚寒的人,更是要注意,吃生冷水果的时候用温水泡暖,或者放入粥里温热了再吃。我经常说人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孩子的好习惯从哪里来,就是从最初父母给他养成的习惯来的,父母是给孩子一个好身体和好习惯的直接责任人啊!
软:容易消化的食物,粥类,发面馒头,软面条是最好的选择。粥是最易吸收和消化的东西,还有各种米糊,比如小米黑米搭配点红豆,豇豆打成米糊,健脾补血又好消化吸收,比你给孩子买什么补品都好。发面的馒头,软和又好消化,孩子吃成了习惯以后,对身体有说不完的好处。我们现在流行喝酵素,殊不知发面馒头也是酵母菌释放酵素以后的产物。有人总是担心只给孩子吃粥吃馒头吃素菜会不会营养不良。绝对不会营养不良!现在的孩子吃各种好东西,五六十年代还有我们小时候吃什么?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夏天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豆腐都还得好几天吃一次,天天吃馒头,吃面条,喝小米粥,玉米粥长大的,现在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要结实,也没有从小生病。为什么,就因为饮食清淡,脾胃负担小。现在的孩子不是吃的没营养,而是营养过剩,还有的是不给吃真正的营养,天天吃的都是垃圾食品。就好比现在的土地,都是用化肥催产,看似高产,其实土地亏虚根本没有能量,养出来的农作物都是个虚形,性味全无,就像现在的孩子,吃的肉类,蛋奶都是各种激素抗生素催出来的,看似吃的很多,其实没有真实营养,都是毒素。现在物质丰富了,孩子们的健康却越来越少了,真的让人担忧,难道以后的孩子都要做吃垮的一代吗?
肾为先天之源,脾为后天之本。人的免疫力、吸收能力、抗病能力都是从我们的脾胃、消化吸收系统里来的。这个系统不好,孩子就容易得病。古人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份饥和寒,所以不怕吃的少吃的不好,就怕吃的太好、吃的太过。
养生常识
人群养生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