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 作者: 疯疯癫癫的羊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6-20
白扁豆是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两季采收成熟果实,然后再晒干,拿出种子,再晒干供药用。白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0.6~0.9cm,厚0.7cm。表面淡苋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白扁豆的功效和作用
白扁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白扁豆既是滋补上品,又是一味良药,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很高,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肚胀。
扁豆解暑化湿能,吐泻宜炒消暑生。扁豆微温味甘淡,吐泻转筋治白带。又能健脾安肠胃,草毒蛇伤不必猜。
1、降低血糖。扁豆中包含淀粉酶抑制物在身体内有降血糖的功效。
2、抗癌防癌。扁豆中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令癌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结构变化,进而发挥细胞解毒的功效,并且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3、抗病毒。扁豆包含对病毒的抑制成份,这类活性成份在水溶性的高分子与低分子部分都有,这类成份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
4、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扁豆包含多类微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粒细胞的破坏,提高造血功能,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治病验方
1、治疗水肿:把适量的扁豆炒黄,磨成粉,装瓶留着备用。成年人每回9g,幼儿每回3g。在每天早中晚饭前,用灯心草煎汤送服。
2、治疗腹泻:扁豆30g,绿豆50g,把两者共煮成粥,空肚子随量食用。扁豆30g,加适量的水放进锅里,煎煮成扁豆汤,当茶饮用。
3、治疗毒蛇咬伤:适量的扁豆根,白酒(清水)。在粗瓷盆或者乳钵内加入白酒(清水),用扁豆根磨汁,磨至酒色转为棕褐色。每回服用一酒杯量,每天3回。
4、治疗带下病:适量的扁豆水煎,当茶饮用。
5、治疗肾炎:扁豆5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七至十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间隔两至三日,再服第二个疗程。
6、治疗霍乱,吐痢不止:扁豆6g,捣烂调醋服。
7、用于消暑去湿:扁豆9g,猪苓,茯苓,白术各9g,藿香6克。把扁豆放进350ml的清水中煎沸10分钟,然后加入猪苓,茯苓,白术,藿香煎到100ml,每天一回,连续服用三到五日。
8、慢性肝炎:山药,佛手,白扁豆各50g,大麦芽30g,适量的白糖。煮粥,食用时加适量的白糖。慢性肝病患见食欲不佳,腹满,腹泻时适用。
9、健脾养胃:白扁豆,生姜各15g,枇杷叶,半夏,人参,白术各0.3g,白茅根1g。上述药材研成粗末,水煎去渣,调槟榔末3g,分四回服。
10、夏天暑湿痢,腹疼,里急后重:扁豆花15至18g,煎鸡蛋吃。
11、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炒白扁豆研粉,温水送服,每回服12g,每天三至四回。
12、中暑发热,烦躁口渴,小便不利:白扁豆30至60g,煮汤,冷后分两回饮。
13、小儿疳积症:白扁豆60g,鸡内金30g,黑芝麻20g,糯米20g,分别炒焦,共研成细末,每回5g,调入糖盐水成糊状,每天服两至三回。
14、中暑:绿豆100g,黄豆,白扁豆各30g。把3种豆加水煮烂后,取浓汁加入白糖或者其它调料饮用。
15、白带,泄泻:白饭豆100g,白扁豆50g,山药50g,白糖50g,煮粥食。
16、鹅口疮:玫瑰花6g,生姜两片,白扁豆6g,用水煎服,每天l至两回。
17、失眠:芡实,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红枣,龙眼,百合各6g,大米150g。先把各药煎煮40分钟,再放进大米继续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连吃多天。
18、高血压症:山楂30g,白扁豆30g,红糖50g。山楂,扁豆同炖酥,调入红糖服食。每天一次,连食三至四周。
19、痢疾:芡实15g,党参12g,白术9g,白扁豆12g,山药12g,薏苡仁11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次。
20、感冒:香薷10g,厚朴5g,白扁豆5克,把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进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60分钟。
21、先天性心脏病。白扁豆150g煮熟后去皮,与生晒参粉3g,粳米150g共煮为粥,经常食用。
2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扁豆100g,红枣20枚,洗干净后人沙锅,加冰糖50g,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炖两小时。每天服两回,作点心食。
23、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白扁豆研为细末,每天三至四次,每回服12g,用温水送下。或者以白扁豆30至60g,煮后取汁,每天分两至三回服。
24、小儿腹泻。把鲜扁豆花50g加水500ml,煮沸约10分钟后加入白糖就可以。每天服3回。
25、腹疼。鲜白扁豆30个,捣成汁,用温热水送服。
26、中暑。扁豆50g,加水500ml,煎到水剩300ml时,加精盐3g,分两回食。
27、小便不利。白扁豆皮15g,秋豆角9g,共用水煎,取汁加红糖,每天一剂,分两回服,连续服用多天。
28、治赤白带下。白扁豆250g,炒后研成末,每天两回,每回服16g,用米汤送服。
29、百日咳。扁豆16g,红枣10枚,用水共煎,取汁,每天服一回,连续服用三到五日。
30、用于肝癌,胃癌病人。山药,白扁豆各30g,鸡内金10g,粳米100g,洗干净后一起入沙锅,加水1000ml,先武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熬成稀粥。每天服一至两回。经常食。
31、用于胃癌手术后或者晚期胃癌不能手术者。白扁豆100g洗干净人锅,加适量的水,先使用武火烧沸,然后用小火煮到豆烂熟,加入白糖调匀成羹,当点心食。
32、用于子宫颈癌病人。先把白扁豆30g,山楂20g,薏苡50g同人布袋,瘦猪肉250g洗干净切块,和药袋同入锅里,加水炖两至三小时,接下来去药袋,加精盐,喝汤吃肉。
白扁豆的营养价值
成份
种子含油0.62%,内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占8.33%,亚油酸(linoleic acid)占57.95%,反油酸(elaidic acid)占15.05%,油酸(oleic acid)占5.65%,硬脂酸(stearic acid)占11.26%,花生酸(arachidic acid)占0.58%,山萮酸(behenic acid)占10.40%。又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蛋氨酸(methionone),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维生素(vitamin)B1及C,胡萝卜素(carotene),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水苏糖(stachyose),麦芽糖(maltose),棉子糖(raffinose),L-2-哌啶酸(L-pipecolic acid)和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另含甾体。
食用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钾及食物纤维、维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此外,还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扁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4]
另外扁豆中还含有血球凝集素,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肌体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故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据营养学家分析,扁豆种子每100克含蛋白质22.7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和C、胡萝卜素、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研究表明,含有血细胞凝集素A、B,这两种物质有一定的使血细胞凝集的作用。扁豆中含有病毒抑制的成分,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中医认为,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化湿健脾药,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久泻痢疾、妇女带下、小儿疳积以及夏秋季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呕吐、胸闷、腹胀、泄泻等证。《本草纲目》等医籍记载其还有“暖脾胃,止消渴”、“杀酒毒,解河豚毒”等功效,为药食两用之佳品。药理学证实,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锌、铁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病毒抑制成分、淀粉酶抑制物、血细胞凝集素等物质,具有抗病毒、降血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抗癌防癌等作用,所以尤适宜青少年和糖尿病、癌症患者食用。
白扁豆的药用价值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更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中药白扁豆: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暑湿泄泻,白带,食物及酒精中毒。扁豆衣:治暑湿吐泻,脚气浮肿。扁豆花:治中暑发热,呕吐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蒙药治吐血,咯血,月经过多,腰腿痛,腹泻。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糖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1、《别录》:“主和中下气。”
2、《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3、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4、《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5、《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6、《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7、《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8、《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9、《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附方
1、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2、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3、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4、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钤方》)
5、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6、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7、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
白扁豆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副作用
白扁豆虽好,但不宜生食,否则易发生中毒。因为白扁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多含在豆粒中);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另外,豆类和豆粒中的含的皂素,能引起胃肠粘膜充血肿胀,使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以,吃白扁豆一定要煮熟炒透,以整个白扁豆的色全部改变,吃着没有豆腥味为安全。
宜忌
不宜多食,以免雍气滞脾。生用研末服宜慎
白扁豆的吃法
白扁豆红汁猪皮
材料
猪皮680g,泡发好的白扁豆140g,姜5g,盐4g,蒜3粒,葱5g,蒜蓉辣酱30ml,橄榄油10ml,清水及湿淀粉适量
做法
1、白扁豆洗净后用清水泡发
2、砂锅中放入清水、白扁豆、3g姜、3粒蒜、2g盐将豆煮熟
3、葱根切成丝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4、猪皮是在双汇买的,已经处理得比较干净,回家后洗洗就可以放入锅中焯水
5、焯好的猪皮取出,不烫手时就可以剔除皮下脂肪层了
6、剔好的猪皮切成等宽的小条
7、炒锅烧热,倒入橄榄油、蒜蓉辣椒滑炒出香味后,倒入清水煮开
8、放入猪皮段烧至入味,汤汁收到一半时,加盐调味,浇入湿淀粉收汁
9、白扁豆先盛入盘中,再将红汁猪皮盛入,葱丝放在红汁猪皮上,用香菜点缀即可。
做法指导
1.白扁豆煮熟捣成泥可做馅心,与熟米粉掺和后,可制作各种糕点和小吃;
2.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
3.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蒸透;
4.白扁豆宜与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强,对脾胃素虚,食少便溏,夏季泻利或烦渴颇有效果,更为中老年人的长寿粥膳佳品。
药膳举例
1、扁豆芡实粥:白扁豆20克,芡实20克,粳米50克。制作时,先将芡实煮熟,去壳,取仁捣碎,将扁豆用湿水浸泡12小时,淘净备用:再取粳米与处理后的芡实,扁豆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熬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此粥有益气补中,化湿运脾之功,可奏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效。用于夏月日常保健尤宜,亦可用于脾虚湿困所致食少纳呆,脘腹痞满,大便溏泻,舌淡苔腻等症,今可用于急慢性胃肠疾病、消化不良等。建议每日1剂,于空腹1次顿食,可长期食用。
2、扁豆香薷汤:白扁豆30克,香薷15克。制作时,先将白扁豆洗净倒入沙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扁豆熟烂,再下用纱布袋装好的香薷,再煎煮3-5分钟即可,弃药包备饮。
此汤有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效,可奏发汗散寒、健脾护胃之效。用于夏月感冒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尤宜,如今之空调症即属此证,患者常见恶寒发热,肢凉无汗,脘呕恶,大便稀溏,舌红苔腻等症。因此汤为治疗性药膳,放不宜长期饮服。建议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续饮服3-5剂为宜。
3、二豆粥:炒白扁豆50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制作时,先将扁豆、绿豆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至二豆开花,再下粳米,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此粥有消暑清热,益气除湿之功效,可奏祛暑湿,和脾胃,除烦渴之效。夏月日常保健用之尤宜,可预防暑湿伤中之疾,亦可用于暑湿伤中所致的烦热口渴,咽干口苦,脘痞纳呆,恶心欲吐,大便失调,小便短黄等症。建议每日1剂,可分餐饮粥,长期饮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