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鲇鱼饮食宜忌百科

  • 作者: 纵点银
  • 来源: 茶文化
  • 2023-01-20


【别名】
    鲶鱼、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

【注解】
    鲇鱼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4根胡须。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

【营养成分】
    鲇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药性功效】
    鲇鱼性温,味甘,具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催乳、利小便之功效。

【宜食】
    鲇鱼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美味、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每次150~200克,尤其适宜体弱虚损、营养不良、小便不利、水肿者食用。而且,鲇鱼是催乳佳品,是女性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忌食】
    虽然鲇鱼营养丰富,但有痼疾、疮疡者慎食。此外,鲇鱼也不可与鹿肉、牛肝、野猪肉、荆芥一同食用。

【文献参考】
    《食经》:“主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
    《本草纲目》:“反荆芥。”
    《随息居饮食谱》:“鲇鱼,甘温,微毒。痔血、肛痛,不宜多食。余病悉忌。”

养生常识
人群养生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