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的常见的虫害
- 作者: 不想打针的撸智深
- 来源: 茶文化
- 2022-09-05
1、盆架子常见病虫害
盆架子常见病虫害防治:
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绿翅绢野螟,圆盾蚧,木虱这三种。
一、绿翅绢野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分布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幼虫吃盆架子树叶子,严重时把所有树叶吃光,影响糖胶树的观赏价值及长势甚至引起死亡。该虫在每年的5一7月份为害最严重。幼虫常隐匿于虫苞中吃叶。
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叶片,使枝叶枯黄,影响树木的观赏价值。
主要为害时段:5—7月。
防治方法:
① 发生初期注意摘除虫苞,杀灭幼虫和蛹。
② 在幼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
二、圆盾蚧
1、为害症状圆盾蚧,属盾蚧科。主要吸食盆架子树叶子的汁液,叶片的受害处均出现淡黄色斑点。
2、形态特征 雌成蚧壳为圆形,较坚硬,紫褐或暗褐色。雌成虫杏仁形,淡黄或淡橙黄色。 圆盾蚧雄成虫蚧壳为椭圆形,成虫体淡黄色。卵长椭圆形,淡橙黄色。
3、生活习性 圆盾蚧1年发生5~6代,多以雌成虫越冬,田问世代重叠。各代若虫盛发于5~10月,活动的最适温度26~28~c。雌虫多处在叶背,尤以边缘为最多,雄虫多处在叶面。
4、防治方法
① 保护天敌,如整胸寡节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斑点蚜小蜂和双蒂巨角跳小蜂等;
② 药剂防治。掌握在孵化盛期和低龄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蜡质介壳尚未形成,喷药防治效果较好。每15~20天1次,连喷2次。常用的药剂有:40%杀扑磷(速扑磷)1000~1500倍液,或2%机油乳剂400倍液加20%杀扑磷2500倍液,或2%机油乳剂4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3000倍液,或螨蚧灵机油乳剂250~300倍液,或松脂合剂冬季12~15倍液、夏秋季用18~20倍液,或久效磷1000倍液防治。
三、木虱
体小型,活泼,能跳。头短阔。有复眼,单眼3个。触角细长,10节。喙3节。前胸小,中胸背板大。前翅有1条3分枝的脉纹,每支再分叉。后足基节腹面有1疣状突起;胫节有端刺;跗节2节;有中垫。渐变态。木虱幼虫虫体极扁,厚度只有1~2毫米,体型小,头短阔。体表覆被蜡质分泌物,在盆架子叶片上易形成一个个小包状, 小包随着幼虫长大而变大。
防治方法: 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合成洗衣粉400~500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1000~1500倍液。以上药剂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别名:灯架树、面盆架、糖胶树、面条树,科属: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因其对空气污染抵抗力强,树形雄伟,庇荫良好,端正优美,生长迅速,是作为行道树、风景树的一个较好品种。
株高可达15米上,叶轮生,倒披针形,全缘。秋季开花,绿白色。果实长线形,枝条开展呈水平状,层层有序,树冠优美,为高级的庭园绿荫观赏树及行道树。 盆架子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一. 绿翅绢野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分布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幼虫吃盆架子树叶子,严重时把所有树叶吃光,影响木树的观赏价值及长势甚至引起死亡。该虫在每年的5一7月份为害最严重。幼虫常隐匿于虫苞中吃叶,
(1) 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叶片,使枝叶枯黄,影响树木的观赏价值。
(2) 主要为害时段:5—7月。
(3) 防治方法:
① 发生初期注意摘除虫苞,杀灭幼虫和蛹。
② 在幼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
绿翅绢野螟危害状
二. 圆盾蚧
1.为害症状
圆盾蚧,属盾蚧科。主要吸食盆架子树叶子的汁液,叶片的受害处均出现淡黄色斑点。 2.形态特征 雌成蚧壳为圆形,较坚硬,紫褐或暗褐色。雌成虫杏仁形,淡黄或淡橙黄色。雄成虫蚧壳为椭圆形,成虫体淡黄色。卵长椭圆形,淡橙黄色。 3.生活习性 圆盾蚧1年发生5~6代,多以雌成虫越冬,田问世代重叠。各代若虫盛发于5~10月,活动的最适温度26~28~c。雌虫多处在叶背,尤以边缘为最多,雄虫多处在叶面。 4.防治方法 ① 是保护天敌,如整胸寡节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斑点蚜小蜂和双蒂巨角跳小蜂等,
② 药剂防治。掌握在孵化盛期和低龄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蜡质介壳尚未形成,喷药防治效果较好。每15~20天1次,连喷2次。常用的药剂有:40%杀扑磷(速扑磷)1000~1500倍液,或2%机油乳剂400倍液加20%杀扑磷2500倍液,或2%机油乳剂4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3000倍液,或螨蚧灵机油乳剂250~300倍液,或松脂合剂冬季12~15倍液、夏秋季用18~20倍液,或久效磷1000倍液防治,
三,木虱
体小型,活泼,能跳。头短阔。有复眼,单眼3个。触角细长,10节。喙3节。前胸小,中胸背板大。前翅有1条3分枝的脉纹,每支再分叉。后足基节腹面有1疣状突起;胫节有端刺;跗节2节;有中垫。渐变态。木虱幼虫虫体极扁,厚度只有1~2毫米,体型小,头短阔。体表覆被蜡质分泌物,在盆架子叶片上易形成一个个小包状, 小包随着幼虫长大而变大。 防治方法: 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合成洗衣粉400~500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1000~1500倍液。以上药剂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蝴蝶兰花语 :高洁;水仙:清纯、 自爱 。 蝴蝶兰的资料 蝴蝶兰简介及管理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作物,原产于亚热带雨林。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极富天然野趣。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因此被誉为“洋兰王后”。 ??一、习性 ??蝴蝶兰植株耐荫喜热,宜生长于多湿而通风的环境中,需光约40%-70%,喜相对湿度50%-70%,15℃-30℃生长良好。蝴蝶兰喜微酸性,忌酷热、干燥。冬季需光充足,但暴晒会灼伤叶片。 ??二、栽培管理 ??1.基质及种养容器选择 ??蝴蝶兰喜微酸性、疏松多孔、排水良好、保水及保肥能力强的透气基质,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选单纯表土或园土,而选用如水苔、浮石、木炭等与砂、粘土、干牛粪等配合使用,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让其自行攀附生长,栽培材料的pH值为6.5。种植蝴蝶兰应选用竹编器皿或多孔陶瓷盆,或特制兰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种好的幼苗不要搁置在地上,应挂起或摆放在架子上,以利于气根伸长和生长,便于盆中基质干燥后吸收空气养分,避免因底孔堵塞而积水,以防烂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虫钻入盆内危害植株。 ????? ??2.换盆时间及方法:蝴蝶兰换盆的最佳时期是春末夏初,温度最好在20℃以上,此时花期刚过,新根开始生长。换盆时,先剪去花茎,将原用的营养钵轻轻去掉,用手指将下部的旧基质挖出,将干枯的老根,有锈斑的根,断根剪去,盆底用碎瓦片垫起,用消毒过的湿松针叶给盆底先放入一层,把蝴蝶兰的根均匀散开放入盆内,再继续将松针叶放在兰株根系处,轻轻压实,使兰株站稳。栽植时应注意兰株的根茎部要与盆沿高一致,然后喷水放置室内通风处,这期间不宜施肥,在管理上只需喷水和适当浇水,一个月后就能长出叶芽,再进行正常管理。 ? ??三、温度 ? ??蝴蝶兰主要分布在热带低海拔沿海地区,最适生长栽培温度为白天25℃至28℃,夜间18℃至20℃。蝴蝶兰对低温十分敏感,长时间处于15℃时则停止生长,温度在15℃以下时根部停止吸收水分,叶片出现坏死黑斑,时间过长叶片开始变黄而脱落。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即采暖期前后)是北方气候多变时期,室内温度均达不到15℃,这是一年当中最难养护时期,应将兰株放在室内朝阳处,少浇水,必要时给地面洒水,晚上给兰株套袋进行保温。 ? ? 四、浇水 ? ??蝴蝶兰喜湿,但忌积水。在生长期不能缺水,如长时期缺水会使叶片发黄,无法补救。用松针叶栽培的蝴蝶兰不会积水,在浇水时用喷壶喷水,到盆底流出水为止。经常给兰盆周围洒水保持空气湿润,但注意不要使兰叶心部积水,尤其冬季夜间禁止将水喷洒到叶片上。 ? ? 五、施肥
2、毛苕子的常见病虫害
野豌豆葡萄孢赤斑病:植株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叶部病斑赤褐色至铁赤色,近圆形、卵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清晰。随病害发展,花器上出现水浸状病斑,花瓣变为褐色并湿腐。荚果上也可以出现圆形至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病斑迅速扩大,病组织变黑并腐烂。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的分生孢子。
野豌豆镰孢萎蔫病:植植株感病后变弱,枝梢萎蔫下垂,叶片变黄枯萎,常有红紫色变色。
野豌豆白粉病:野豌豆白粉病胡引起病株叶片的两面、茎、叶柄、荚果等部位都可出现白色霉状斑。初期病斑小而呈圆形,后扩大并互相汇合,以致覆盖叶片大部至整片小叶。由豆科内丝白粉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叶片背面,当病斑占据叶片大部时,霉层增层呈绒毡状。豆科内丝白粉菌的闭囊壳埋生于毡状霉层内。
野豌豆细菌性赤斑病:野豌豆细菌性赤斑病是侵染野豌豆属时,使叶片、茎和荚上出现赤褐色水渍状病斑,极似灰绿葡萄孢引致的病症。 草原毛虫类:草原毛虫主要为害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蓼科、蔷薇科等各类牧草,严重影响牧草生长,造成草原缺草,从而妨碍畜牧业的发展。
盲蝽类:体长5毫米左右。触角比身体短,绿色。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卵:长约1毫米,卵盖奶油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无附属物。
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
苜蓿夜蛾:体长约15毫米,翅展约35毫米。前翅灰褐色带青色。缘毛灰白色,沿外缘有7个新月形黑点,近外缘有浓淡不均的棕褐色横带
小麦皮蓟马:小麦皮蓟马为害小麦花器,灌浆乳熟时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灌浆不饱满。严重时麦粒空秕。还可为害麦穗的护颖和外颖,颖片受害后皱缩,枯萎,发黄,发白或呈黑褐斑,被害部极易受病菌侵害,造成霉烂、腐败。
3、木槿花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木槿花的生长期间病虫害较少,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白粉病;虫害有红蜘蛛,蚜虫,蓑蛾,蛾,甲虫等病虫害,剪除病虫枝,选择一个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预防,农药污染影响收获木槿花。
木槿花易患螨,蚜虫,天牛等危害。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预防,当害虫发生时,可能是一些高效低毒农药,如天王星,氟虫脲等,并定期检查的分支,发现甲虫危害及时重杀蠕虫。
木槿花害常发生主要是蚜虫,卷叶蛾,尺蠖,刺蛾。
①蚜虫
春天应该是在新孵若虫,喷洒80%乐果乳剂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2000倍液上已形成由蚜虫生产秋天一棵树,或虫瘿若虫的分支机构喷洒毒药,应适当增加药物浓度。
②稻纵卷叶螟
在木槿花叶或伤害的状态初孵幼虫不落地,喷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之前。
③尺蠖
幼虫期喷90%敌百虫或40%乐果1000倍液,杀灭幼虫,保护和释放寄生蜂。与采摘,攻丝,矿山等方法④塞收集蚕茧,而深挖洞,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密度。弹头小幼虫危害多集群,可以消除人工拆除;还可以使用其成年趋光性,黑光灯诱杀建立了良好的效果。
一般就是蚜虫。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四季海棠常常见病虫害防治
病害:茎腐病
虫害:甜菜白带野螟 斑衣蜡蝉 桑天牛
茎腐病
[症状]
受害植株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初生暗色斑点,扩大后呈棕褐色,收缩腐烂。病菌侵染叶片引起暗绿色水渍状圆斑;侵染叶柄则呈褐色腐烂。潮湿时在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严重病株倒状。
[发病规律]
病菌不产生孢子,以菌丝侵人传播。菌丝初期无色,后期淡褐色。腐生性较强。习居土壤或病残组织内越冬。气温适宜(20-24度)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海棠分株或扦插繁殖时造成伤口,或在阴雨天气,浇水过多,泥土积水时易被病菌侵害,引起病害严重发生,植株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
(1)选用有机质丰富的新土或经晒干后颜色较深、质地坚实、碎泥时泥粉较少的塘泥及河泥作栽培土。最好不用旧盆土。施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
(2)加强田间管理。空气湿度大时少浇或不浇水,以保持盆中泥土湿润为度。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及时摘除下部接触土壤的病叶、老叶并销毁。
甜菜白带野螟
[学名]Hymenia re-curvalis Fabricius。
[别名]甜菜叶螟。
[分布与为害]
分布华东、西南及河北等地。寄主有鸡冠花、蔷薇、山茶、杜鹃、向日葵、天竺葵等。以幼虫吐丝缀叶取食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20~26毫米。头白色,前额有黑斑。腹部背面棕褐色,有白色横带;腹面灰白色。翅茶褐色,上有白色带纹。幼虫老熟时,体长15毫米。头部淡黄褐色,散生多数褐色斑点,胴部淡黄绿色,稍带透明。体色随食料而变。背线带白色。化蛹前幼虫带红色,体有淡褐色刺毛。足淡褐色蛹长10毫米,黄褐色。
〔生活习性]
1年多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10月都可见到成虫。发生情况极不规则。成虫白天栖息叶背,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交尾后,在叶背沿叶脉产卵1—5粒。初孵幼虫沿主脉吐丝,啮食叶肉,稍长即吐丝缀叶,蚕食叶片,仅留主脉。幼虫老熟,在浅土层化蛹。
[防治方法〕
点灯诱杀成虫,人工捕杀叶背主脉两侧的卵与幼虫。幼虫发生严重时,喷杀螟松、敌百虫1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斑衣蜡蝉
[学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别名]椿皮蜡蝉 蜡蝉。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南、西北及广东、台湾等地。寄主有樱花、梅花、海棠、桃花、四季海棠、石榴等。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造成嫩梢萎缩畸形,还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40-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革质,基部2/3为淡褐色,翅面约有20个黑点,端部1/3为深褐色。后翅膜质,基部鲜红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体与翅均有白色蜡粉。头角向上卷起,呈短角突起。卵为长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排列成块,被褐色蜡粉。若虫形似成虫。初孵时白色,后变为黑色,有许多小白斑。
1-3龄为黑色斑点,4龄时体背呈红色,有黑白相间斑点。[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为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受惊扰即跳跃逃匿。若虫经3次蜕皮。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为害至10月。8月中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树干南面;,或树枝分叉处。每块有卵40-50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蜡粉。成、若虫均有群集性。栖息时头翘起,,数十头群集新梢上排列成1条直线。飞翔力强,善跳跃。
〔防治方法〕
结合冬季修剪,剔除卵块。成虫、若虫发生期选喷1次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
桑天牛
[学名]Apriona germari Hopeo
[别名]桑褐天牛
[分布与为害]
桑天牛分布在河北、黑龙江、湖南、四川、安徽、河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寄主有桑、樱花、柑橘,海棠、紫荆、女贞、紫薇、菊花、樱桃、柳等。成虫食新枝嫩皮补充营养,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到心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咬1排泄孔,致使植株长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59毫米。雄虫体略小,黑褐色,密披黄褐色绒毛。头下口式。头部中来具一纵沟。前胸背板有横皱纹,两侧中间各有1刺突。翅鞘基部密生黑色颗粒状小突起。触角雌虫比体长1节,雄虫比体长3节。卵为长椭圆形,乳白色,长6毫米。老熟幼虫体长50—70毫米,乳白色,圆筒形。脚胸背板前端为黄褐色的“凸”字形,其中有1“小”字形凹陷纹,后端有褐色疣状小突起,向前呈放射状。蛹纺锤形,长50毫米,淡黄至黄褐色。
[生活习性]
在上海2-3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度过2个冬天;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产卵,7月5日产卵高峰,7月下旬幼虫孵化,8月上旬孵化高峰,9月上旬开始蛀入木质部。成虫寿命长达2-3个月。羽化初需补充营养而啮食嫩皮。每头雌虫产卵100多粒。卵多产于直径10-25毫米的枝上及一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产卵时先咬一“V”字形伤痕,再产卵1粒。卵期约10多天。孵化后在枝条上方可见一似长方形孔口,虫体在孔口处向下蛀食,成垂直隧道,每隔一定距离既向外有一圆孔排泄木屑、粪便。化蛹前幼虫再向上蛀食。蛹历期20天。
[防治方法]
越冬前、后往蛀孔内插入毒棒、l孔插1枝毒杀幼虫。幼虫孵化盛末期,约8月上、中旬,喷25%园科3号200倍液,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于幼虫盛孵期(8月上旬)放肿腿蜂1-3管(每管30头蜂)。
搜一下:四季海棠常常见病虫害防治
上一篇: 新上盆的红枫芽头为何会枯焦
下一篇: 怎样使红枫红叶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