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母乳性黄疸吗?母乳性黄疸需求医治吗?
- 作者: 玉臂匠
- 来源: 茶文化
- 2022-11-23
顾名思义,母乳性黄疸就是吃母乳引起的黄疸,早在1963年就有学者正式报道了母乳性黄疸,即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那么宝宝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后需要治疗吗?
母乳性黄疸的分类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生后一周内纯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血胆红素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标准值,称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2、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生后一周以上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值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标准值,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特点是停止母乳喂养3天后黄疸可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若恢复母乳喂养,黄疸可重新出现。
母乳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足月儿多见,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正常,无溶血的表现。
1、对于早发型母乳黄疸,如果血胆红素达到一定范围,应予以蓝光治疗,及早积极干预,预防可能发生的脑损伤;血胆红素超过20mg/dl,应在医生指导下应对治疗。
2、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干预指标:血胆红素18-22mg/dl时接受光疗,血胆红素25-29mg/dl,出现嗜睡、拒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实际情况按医院的数值指标处理)。
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哺乳,严密监测黄疸指数变化,最多经过2-3个月母乳性黄疸就会完全降至正常的,母乳黄疸的宝妈们尽可放心!
上一篇: 四大药膳方改善月经不调
下一篇: 宫寒怎么调理 推荐10道药膳暖宫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