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灸膏肓穴法
- 作者: 得劲已得劲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17
孙真人千金方论曰。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
取穴法。使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耿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坚定。从胛骨上角探索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两头。依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去胛骨容侧指许。摩KT 肉之表筋间空处。按之盲目牵引肩户中。灸两胛中各一壮。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不出。若无停痰宿疾。则无所下也。若病久已困不可正坐。适时侧卧。挽一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又求穴大较以右手从右肩上住指头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乃之前法灸之。若不可久正坐。常伸两臂者亦可伏衣袱上。伸两臂。使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胛骨覆穴。弗成得也。所伏衣袱。适时巨细常定。不尔则失其穴也。此灸讫后。使人阳气康盛。当音讯以自补养。取身材平复。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三寸。
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可求得此穴。因此宿 难遣。若能专心轻易。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王独一明堂铜人灸经云。膏肓 二穴。在第四顾下两旁各相去三寸。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疯忘记。又取穴之法。使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耿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坚定也。从胛骨上角探索至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两头。从胛骨之里。去胛容侧指许。摩KT 去表肋间空处。按之盲目牵引于肩中。灸两胛中各一处。至百壮。多至五百壮。当觉气下砻砻似流水之状。亦当有所不出。若得痰疾。则无所不下也。如病患已困。不可正坐。适时侧卧挽上臂。令前取穴灸之。又以右手从左肩上住。指头所不及者。是穴也。左取亦然。乃之前法灸之。若不可久坐。当伸两臂使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其穴。灸之无验。此灸讫后。使人阳气康盛。当音讯以自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