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中药治疗秘方
- 作者: m丶陌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03
1、我家有祖传过敏性紫癜中药秘方,内服外用两种,效果很好。想申请一个专利
你好呀。可以申请专利的。
发明专利的申请
1、 发明专利申请审批流程:
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请求—实质审查—授权
2、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请求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
2) 说明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3) 权利要求书: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
4) 说明书附图:发明专利常有附图,如果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术方案的,可以没有附图。
救世济人,善莫大焉难能可贵,比任何专利都可贵
你家是那的姓什么
2、过敏性紫癜的经典中药方
中医是辨证施治的,需要把脉,看舌苔,用药才能对症
过敏性紫癜是人体在免疫激化状态下导致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免疫应急反应引起的血管通透性以及脆性增加导致的出血,容易影响到胃肠道,关节,肾脏.严重就是肾病综合症,肾脏衰竭,有生命的危险
对于这种疾病西医治疗只能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的,解决不了问题,想要治愈必要结合中草药治疗的,但是中医全国各地都有的,每个中医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用药不对症也是会耽误病情的,好的中医治疗方案很重要的,当地的情况没有权利发表意见 ,如果当地没有办法治愈的话,建议直接过来北京的,这样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的。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依其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大约占儿童过敏性紫癜的60%,腹型过敏性紫癜有以下几种表现:1、通常腹痛是首发症状,呈现阵发性绞痛,也可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重;2、腹痛无固定压痛点,通常腹痛体征与剧烈的腹痛并不相平行(症状重体征轻),一般压痛较轻,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可伴有恶性、呕吐、腹泻、黑便等;3、腹痛部位以脐周疼痛最常见,也可为上腹痛、左下腹痛、脐下痛或者全腹疼痛;4、腹痛与皮肤紫癜也可能同时发生,个别患儿仅有腹部症状而一直未见皮肤紫癜。5、早期胃镜检查提示:胃肠黏膜有广泛散在点和雪花状多发性小溃疡。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肠套叠、肠坏死、消化道大,麻痹性肠梗阻、自发性肠穿孔、胆囊水肿、阑尾脓肿等。
3、跪求:根治“过敏性紫癜”的秘方
建议你用中医治疗,当归12g红花12g丹皮12g茜草15g生地15g桃仁10g煎水服每次150ml每日三次,一天一剂.另外口服雷公藤多甙片10mg每日三次,连用10天.我是皮肤科医生经常用此方案给病人治疗,疗效较好.
4、急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方子、、
中医是需要见到患者把脉看舌苔,辨证症候用药的。固定的药方没有针对性,达不到治本的。建议你找中医大夫用药。
我女儿也得过此病,四岁,以下这个方子是北京儿童医院开的,希望能帮到你,祝早日康复!
白藓皮:20克
地肤子:20克
蒲公英:15克
三七粉:3克
青 黛:3克
牛 膝:15克
地 丁:15克
红 花:10克
川 芎:15克
丹 参:15克
丹 皮:15克
西 草:20克
鲜茅根:20克
我知道的中药方子是犀角地黄汤,一般都用这个
因为过敏性紫癜属出血范畴:
方名】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出处】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犀角[水牛角代](30克) 生地黄(24克) 芍药(12克) 牡丹皮(9克)
【记忆】丹溪扫地(想象朱丹溪扫地,即为犀角地黄汤。丹溪扫地——牡丹皮,犀角,芍药,生地。)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使色黑易解等。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禁忌】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方解】 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化裁】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潘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附方】 神犀丹(《温热经纬》引叶天士方)、化斑汤(《温病条辨》)
【附注】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犀角地黄汤、神犀丹、化斑汤同具有清热凉血之功。不同点在于:犀角地黄汤用治温热病热毒深陷于血分的血分热盛证,故用大剂咸寒以凉血为主,并用清热、散瘀之品,以使热清血宁;神犀丹用治邪入营血,热深毒重证,故以清热解毒为主,并用凉血、开窍,以使毒解神清;化斑汤用治气分热炽,而血热又起,气血两燔之证,故以清气生津药与凉血解毒药相配,两清气血,使邪热退则血自止,而斑可化,故名“化斑汤”。
【文献】 方论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努伤,曰热伤。劳伤以理损为主;努损以去瘀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热伤阳络则吐衄;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热伤也。故用犀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
《外台秘要》卷2录《小品方》:“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
上一篇: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偏方
下一篇: 指甲没有半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