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藨草

  • 作者: 上官纟勺炮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06
  1. 名 称藨草
  2. 拉丁名
  3. 科 类:莎草科
  4. 属 类:藨草属
  5. 别 名
藨草生态习性

抗寒耐湿,为湿生植物。

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生长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成片出现藨草占优势的群落。

藨草主要产地

除广东、海南外,中国各地区均有分布;俄罗斯、欧洲和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


藨草形态特征

1、匍匐根状茎长,直径1-5毫米,干时呈红棕色。秆散生,粗壮,高20-90厘米,三稜形,基部具2-3个鞘,鞘膜质,横脉明显隆起,最上一个鞘顶端具叶片。叶片扁平,长1.3-5.5(-8)厘米,宽1.5-2毫米。

2、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三稜形,长1.5-7厘米。

3、简单长侧枝聚繖花序假侧生,有1-8个辐射枝;辐射枝三稜形,稜上粗糙,长可达5厘米,每辐射枝顶端有1-8个簇生的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长6-12(-14)毫米,宽3-7毫米,密生许多花。

3、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宽卵形,顶端微凹或圆形,长3-4毫米,膜质,黄棕色,背面具1条中肋,稍延伸出顶端呈短尖,边缘疏生缘毛。

下位刚毛3-5条,几等长或稍长于小坚果,全长都生有倒刺。

4、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暗褐色,稍突出;花柱短,柱头2,细长。

5、小坚果倒卵形,平凸状,长2-3毫米,成熟时褐色,具光泽。

6、花果期6-9月。

藨草园林用途

园林价值

藨草的观赏价值比较高,适于盆栽观赏。

药用价值

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等。

藨草管理养护

藨草的繁殖方法

1、藨草的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3-4月份在室内播种,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后将催好芽的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纱或土覆盖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保持室温20-25℃,20天左右即可发芽生根。

2、藨草的无性繁殖在清明节前后,把越冬苗从田或盆中挖出,把土抖掉,用枝剪或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丛,每丛8-12个茎芽,进行栽种。

藨草的养护方法

1、露地栽培,选择水景区适合的位置,在地面上挖穴栽植,株行距30cm左右,如肥沃地(池),当年即可旺盛生长连成片。

2、盆栽,选用无泄漏地水盆,每盆栽8株左右,保持25℃左右温度及浅水(1-3cm)15天左右即可发芽。

3、在生长发育季节时,应及时清除田中、盆中杂草,初期水浅,中期深水,后期浅水,以促使地下茎越冬芽地形成,提高来年的繁殖系数。

4、生长期内需施1-2次追肥,冬季要清除枯叶。

5、病虫害防治,病害为叶斑病,用多菌灵1000倍叶喷雾于叶面均可。虫害用敌百虫、敌杀死等1000-1500倍液喷杀均可起到杀虫的效果。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