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仙百草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日一姗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8-31

仙百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仙百草AsterturbinatusS.Moorevar.chekiangensisC.Ling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浙江。具有解蛇毒之功效。用于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蛇毒。

主治

用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具有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消肿止痛,解蛇毒。主治各种毒蛇咬伤。”“尚可治疳积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毒蛇咬伤:(1)(仙百草)根30g。水煎服,并以渣外敷患处。(2)(仙百草)全草、半边莲、半枝莲各30g。水煎服,以渣外敷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和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仙百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茎直立,高60-100厘米,粗壮,常单生,有时具长分枝,被糙或有长粗毛,下部有较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落,叶片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长4-10厘米,宽3-7厘米,有疏齿,顶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4-8稀12厘米具宽翅的柄;中部叶无柄,长圆或椭圆披针形,长3-12稀15厘米,宽1-3厘米,有浅齿,基部有抱茎的圆形小耳,顶端尖或渐尖;上部叶渐小,卵圆形或披针形;全部叶厚纸质,两面被短糙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中脉在下面凸起,有离基三出脉及2-3对侧脉。头状花序径2-4厘米,单生或2-3个簇生上部叶腋,花序梗长1.5-5厘米,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总苞倒锥形,长10-12毫米,径10-18毫米。总苞片约5层(不包括总苞片的苞叶),覆瓦状排列,厚干膜质,背面近无毛,边缘膜质,常常带紫红色,有缘毛;外层卵圆形,长2-3毫米,顶端圆形或急尖;内层长圆状线形,长达10毫米,宽2毫米,顶端圆形。舌状花约20余个,管部长2.5毫米;舌片蓝紫色,长达14毫米,宽2-5-3毫米。管状花长6.5毫米,管部长3毫米,裂片长1.7毫米;花柱附片长达1毫米。冠毛白色,长6.5毫米,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长3毫米,两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下、灌木或草丛中。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