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乌脚枪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你知道我梦着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28

乌脚枪,中药名。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的全草或根。植物扇叶铁线蕨,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海南、湖南、浙江、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效。主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主治

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或调敷。

药理作用

凝血活性作用。

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疮毒,研末敷之。”

2、《岭南采药录》:“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草。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红白痢疾,过坛龙、凤尾蕨各60g。煎汤服。如白多,加过坛龙量,减凤尾蕨量,红多则反之。(《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2、治黄疸型肝炎,①旱猪毛七30g,三颗针30g,矮茶风l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②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过坛龙15g,长叶小蘗(全株〕、紫金牛各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急性尿路感染,旱猪毛七30g,海金沙藤30g,石韦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4、治感冒,乌蝇翼、鱼草、一枝香、艾叶(均生用),各用30g。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5、治小儿高热抽搐,过坛龙鲜叶15-30g。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江西民间草药》)

6、治吐血,乌蝇翼根、血见愁根(又名青藤)各60g。加入瘦肉或猪脚煮服。(《岭南草药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短而直立,被狭披针形的鳞片。叶柄簇生,坚韧,深褐色至紫黑色,光亮,基部具鳞片;叶片革质,两面均裸净,呈不整齐的阔卵形,长约20cm,宽约15cm,为2回或3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中央羽片最大,呈线性披针形,小羽片斜方状椭圆形至扇形,交错生于叶轴两侧,孢子囊群椭圆形,生于小羽片的上缘或外缘的叶脉顶端。以新鲜、茎叶多而质嫩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扇叶铁线蕨。

形态特征

植物扇叶铁线蕨,别名铁线蕨《广州植物志》。植株高2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棕色、有光泽的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10-30厘米,粗2.5毫米,紫黑色,有光泽,基部被有和根状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纵沟1条,沟内有棕色短硬毛;叶片扇形,长10-25厘米,二至三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通常中央的羽片较长,两侧的与中央羽片同形而略短,长可达5厘米,中央羽片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2厘米,奇数一回羽状;小羽片8-15对,互生,平展,具短柄(长1-2毫米),相距5-12毫米,彼此接近或稍疏离,中部以下的小羽片大小几相等,长6-15毫米,宽5-10毫米,对开式的半圆形(能育的),或为斜方形(不育的),内缘及下缘直而全缘,基部为阔楔形或扇状楔形,外缘和上缘近圆形或圆截形,能育部分具浅缺刻,裂片全缘,不育部分具细锯齿,顶部小羽片与下部的同形而略小,顶生,小羽片倒卵形或扇形,与其下的小羽片同大或稍大。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近革质,绿色或常为褐色,两面均无毛;各回羽轴及小羽柄均为紫黑色,有光泽,上面均密被红棕色短刚毛,下面光滑。孢子囊群每羽片2-5枚,横生于裂片上缘和外缘,以缺刻分开;囊群盖半圆形或长圆形,上缘平直,革质,褐黑色,全缘,宿存。孢子具不明显的颗粒状纹饰。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海南、湖南、浙江、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阳光充足的酸性红、黄壤上,海拔100-1100米。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