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倒挂牛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單褔
  • 来源: 茶文化
  • 2021-06-04

倒挂牛,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Caesalpiniadecapetala(Roth)Alstonvar.pubescens(TangetWang)P.C.Huang的根及茎皮。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南、贵州等地。具有解表发汗,化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伤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酒皼鼻。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发汗,化瘀止痛。

主治

用于伤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酒皼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1、止咳、平喘与祛痰作用;~2、抑菌作用;~3、抗病毒作用;~4、抗炎作用~5、毒性:小毒。~~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解表发汗。治伤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及跌打损伤;茎皮治酒皼鼻。”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感冒:倒挂牛30克,水煎服。

2、风寒感冒:倒挂牛30克,六月寒9克,虎杖6克。水煎服。

3、风湿筋骨疼:倒挂牛、透骨消、破骨风、八月瓜根各15克,泡酒服。(1-3方出自《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挖取根部或剥取茎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

形态特征

落叶攀援灌木。有钩刺,全株密被褐色短柔毛,老枝红褐色。二回羽状复叶,长20-30cm,羽片3-10对,有柄;每羽片有小叶6-9对。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花黄色,雄蕊稍尖,伸于萼外。荚果狭长圆形,长6-10cm,略弯,近木质。种子长圆形,褐色;有花纹,长约1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陕西、甘肃、湖南、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750m的平川、丘陵或低山坡的路旁或溪边。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