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长尾复叶耳蕨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年少无知的青春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22

长尾复叶耳蕨,中药名。为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simplicior(Makino)Ohwi植物长尾复叶耳蕨的根茎。植物长尾复叶耳蕨,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内热腹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内热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解毒。治内热腹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内热腹痛,用稀羽复叶耳蕨9-15g。煎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削去叶柄,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根茎圆柱形,表面具棕色叶柄残基,并有棕褐色鳞片,鳞片披针形或条状钻形,长3-13mm。质较硬。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

形态特征

植物长尾复叶耳蕨,别名简单汝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异羽复叶耳蕨《中国植物志》。植株高60-80厘米。根状茎横卧,密被棕色、狭披针形或条状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30-40厘米,禾秆色,被狭披针形鳞片;叶片厚纸质,卵状长圆形,和叶柄近等长,宽18-30厘米,顶部尾状,下面沿叶轴、羽轴及中脉偶有小鳞片,三回羽裂或基部三回羽状;羽片3-5对,基部1对羽片最大,其基部1对小羽片伸长(下侧1片特长);小羽片三角状长圆形,边缘浅裂而具芒刺状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18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溪沟边。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