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鮧鱼涎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劈腿的年代跟我谈什么真爱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25

鮧鱼涎,中药名。为鲇科动物鲇鱼Silurusasotus(Linnaeus)皮肤分泌的粘液。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常用于消渴,小儿疳渴。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阴润燥。

主治

消渴,小儿疳渴。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剂,适量。

相关论述

《本草图经》:“主三消。”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三消:生(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饮,下五七丸。(《本草图经》)

2、治小儿疳渴,饮水无度:以大鲇鱼一头,先烧一地坑令红,投鱼坑中,使以蛤粉,专令一人掺在鱼上,须臾取出,用芦刀割(刮)下粉,入麝香少许拌匀,和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丸,桶绳根煎汤送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得后,将其悬挂,收取分泌的粘液,鲜用。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