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腺过路黄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糖糖糖嚯嚯嚯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31
点腺过路黄,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hemsleyanaMaxim.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利湿,通经之功效。常用于肝炎,肾盂肾炎,膀胱炎,闭经。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通经。
主治
肝炎,肾盂肾炎,膀胱炎,闭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药理作用
利胆作用。
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干瘦,肾盂肾炎,膀胱炎,慢性肝炎,虫牙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慢性肝炎:点腺过路黄全草60g,酢浆草30g,夏枯草、虎杖、筋骨草各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肾盂肾炎,膀胱炎:点腺过路黄全草30-60g,尿株子根、黄莉根、石莲子各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叶片与花冠具点状腺点。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簇生,平铺地面,先端伸长成鞭状,长可达90cm,圆柱形,密被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8mm;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1.5-4cm,宽1.2-3cm,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截形,全缘,上面绿色,密被小糙伏毛,下面淡绿色,毛被较疏,两面均有褐色或黑色粒状小点,极少为透明腺点,侧脉3-4对。花单生于茎中部叶腋,极少生于短枝上叶腋;花梗长7-15mm,果时下弯,可增长至2.5cm;花萼分裂近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被稀疏小柔毛,散生褐色腺点;花冠黄色,钟状辐形,裂片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散生暗红色或褐色腺点;花丝下部合生成筒,花药长圆形;子房卵珠形,花柱长6-7mm。蒴果近球形,直径3.5-4。花期4-6月,果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缘、溪旁和路边草丛中。
上一篇: 灯台树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巴豆树根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