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桑蠹虫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慢慢走进你的世界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31

桑蠹虫,中药名。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天牛科动物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睛,痘疮毒盛不起,痈疽脓成难溃。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止痛,止血,解毒。

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睛,痘疮毒盛不起,痈疽脓成难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相关论述

桑蠹虫始载于《名医别录》,《纲目》列入卷四十一虫部化生类。释名:桑蝎。据蛴螬与木蠹虫两项记载:“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今朽木中蠹虫,通谓之蝎,莫知其主疗,惟桑树中者,近方用之。”按“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的记述,蝎,当为天牛科动物之幼虫,为害桑树之天牛,则为本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崩中漏下赤白:桑蝎烧灰,温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2、治胎漏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普济方》)

3、治痘疮不发及痈疽不溃:桑蠹虫1~2条,捣,黄酒冲服。(《本草推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于桑、柳、柑橘等树干中捕取,用酒醉死,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和糯米入锅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长筒状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色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为黄白色。以粗壮、干燥、完整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活动于苹果、梨、樱桃、花红、柳、白杨、桑及榆树附近。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