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钓杆柴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已认证58290779
  • 来源: 茶文化
  • 2022-01-02

钓杆柴,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NeilliasinensisOliv.和毛叶绣线梅NeilliaribesioidesRehd.的根。中华绣线梅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毛叶绣线梅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咳血。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消肿,清热止血。

主治

水肿,咳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利水除湿,清热止血。治水肿,咳血。”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挖,除去茎枝,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和毛叶绣线梅。

形态特征

1、中华绣线梅:又名华南梨。灌木,高达2m。小枝圆柱形,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钝,微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红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5cm,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长0.8-1cm,早落;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cm,宽3-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有柔毛。花两性;顶生总状花序,4-9cm,花梗长3-10mm,无毛;花直径6-8mm;萼筒钟状,长1-1.2cm,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缘,长3-4mm;花瓣5,倒卵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钝,淡粉红色;雄蕊10-15,花丝不等长,生于萼筒边缘,排成不规则的2轮;心皮1-2,子房先端有毛。花柱直立。蓇葖果长椭圆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长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2、毛叶绣线梅:本种与中华绣线梅很相似,惟小枝、叶柄和叶片下面都具有密毛,叶边缘分裂较深,花梗长(3-3mm)、萼筒(长8-9mm)较短。

生长环境

1、中华绣线梅: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2、毛叶绣线梅: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丛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