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槐根的功效与作用

  • 作者: 土豆i3
  • 来源: 茶文化
  • 2021-12-28

槐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SphorajaponicaL.的根。具有散瘀消肿,杀虫之功效。用于痔疮,喉痹,蛔虫病。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消肿,杀虫。

主治

用于痔疮,喉痹,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相关论述

1、《别录》:“主喉痹寒热。”

2、《医林篆要·药性》:“洗痔,杀虫。”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五痔:煮槐根洗之。(《姚僧坦集验方》

2、治女子痔疮:槐花根60g,葛菌60g。炖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长短粗细不一,有的略弯曲。表面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槐。

形态特征

槐又名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槐、护房树。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伏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子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生长环境

栽培于屋边、路旁。

植物知识
植物大全
植物功能
观赏部位